曾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种植Bt玉米及秸秆还田后土壤中Bt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在大棚水泥池内种植两个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及其同源常规玉米5422,研究了种植Bt玉米及秸秆还田过程中根际土、根围土、3层根外土(0~20、20~40和40~60cm)中Bt蛋白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Bt玉米和常规玉米后,根围土(种植后90 d)和3层根外土(种植后30、60和90 d)中均检测到少量的Bt蛋白(含量〈0.5 ng·g-1),在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根际土中则分别检测到1.59和2.78 ng·g-1的Bt蛋白.玉米秸秆还田后,Bt蛋白能在3 d内快速降解,在还田后第7天只检测到少量的Bt蛋白.与常规玉米5422相比,种植Bt玉米5422Bt1 90 d后根围土和3层根外土中有机质、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和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5422Bt1秸秆还田60 d后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升高,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他养分指标则没有显著差异,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所有养分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种植Bt玉米5422CBCL后根围土中仅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种植常规玉米5422,但0~20 cm土层中全磷含量显著提高,其他养分指标均没有差异;还田5422CBCL秸秆后仅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玉米5422.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玉米根系分泌和秸秆分解进入土壤的Bt蛋白不会在土壤中累积,对养分含量也基本没有显著影响.
- 曾萍冯远娇张婉纯张燕菲董文超王建武
- 关键词:BT玉米BT蛋白土壤养分
- 连续种植Bt玉米对土壤Bt蛋白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在温室中连续5次种植两个Bt玉米(5422 Bt1和5422 CBCL)及其同源常规玉米5422,种植后采集耕作层土壤,检测根外土和根围土中Bt蛋白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探讨连续5次种植Bt玉米是否会导致Bt蛋白在土壤中积累以及是否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产生影响,以期为Bt玉米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续5次种植,Bt玉米及其同源常规玉米的根外土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Bt蛋白;种植Bt玉米的土壤与常规玉米相比,第5次种植时根围土中的Bt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连续5次种植Bt玉米5422 Bt1,与常规玉米5422相比,根外土和根围土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和磷细菌数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仅在第5次种植后根围土的钾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连续5次种植Bt玉米5422 CBCL,与常规玉米5422相比,根外土和根围土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第3次和第4次种植后其根外土的磷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玉米,而第4次种植后其根外土的钾细菌数量则显著低于常规玉米。
- 王晓宜冯远娇闫帅曾萍索文芳王建武
- 关键词:BT玉米BT蛋白土壤微生物数量
- 连续种植Bt玉米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本试验在大棚水泥池内种植两个Bt玉米(5422Bt1和5422CBCL)及其同源常规玉米5422三个月,同时还田相应玉米秸秆两个月,研究连续6次种植及6次秸秆还田六次过程中Bt蛋白的累积情况以及三层根外土(0-20 cm...
- 王晓宜冯远娇曾萍夏奥林周一王建武
- 关键词:BT玉米秸秆还田BT蛋白土壤养分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将Bt水稻(b2B138)和常规水稻(安丰A)秸秆平铺在装有20 cm厚土壤的塑料面包箱上,并加入一定量的腐秆剂,研究Bt水稻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腐秆剂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秸秆还田相比,无论有无腐秆剂的加入,Bt水稻秸秆还田120 d和180 d后均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但无腐秆剂加入时,Bt水稻秸秆还田120 d后土壤全氮含量明显下降,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全磷和全钾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腐秆剂的加入使得Bt水稻秸秆还田120 d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常规水稻秸秆还田180 d后土壤速效磷含量也显著提高,对其他养分指标则没有明显影响。
- 张占朱青青冯远娇李梦姣曾萍王建武
- 关键词:BT水稻秸秆还田腐秆剂土壤养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