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迪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女性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载量
  • 4篇肾损
  • 4篇肾损害
  • 4篇中年
  • 4篇中年女性
  • 3篇膳食
  • 3篇肝损害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境障碍
  • 2篇心境障碍患者

机构

  • 2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2篇李迪
  • 13篇李艳
  • 4篇李艳
  • 3篇徐万洲
  • 3篇吴青
  • 3篇彭锐
  • 2篇刘欢
  • 2篇吕永楠
  • 1篇刘天罡
  • 1篇张平安
  • 1篇吴薇
  • 1篇徐之良
  • 1篇夏尊恩
  • 1篇乔斌
  • 1篇童永清
  • 1篇张艳
  • 1篇郑红云
  • 1篇吴泽刚
  • 1篇汪明
  • 1篇王京伟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随机森林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模型建立及验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利用随机森林建立及验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模型。方法检测2016年1至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5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的血清生化及生物标志物指标,其中151例患者作为训练集,54例患者作为验证集。用随机森林对指标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袋外数据误差,赤池信息量准则和贝叶斯信息量准则对排序指标进行筛选并构建诊断模型;多维标度法(MDS)观察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区分能力;用验证集数据验证模型对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能力。结果19个指标根据平均准确度下降程度和平均基尼(Gini)指数下降程度进行重要性排序。用袋外数据误差,赤池信息量准则和贝叶斯信息量准则筛选出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糖3个变量,并纳入模型。通过MDS法观察到多半样本得到良好的区分,但部分样本仍难以区分开。在外部验证中,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6例(83.87%)被正确识别;在23例心绞痛患者中有19例(82.61%)被正确识别。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的诊断模型建立能较好区分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吕永楠李迪李艳
关键词:心肌梗死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其中心绞痛患者103例,年龄(60.20±9.35)岁,AMI患者102例,年龄(58.85±9.80)岁;收集健康体检者130名,年龄(63.14±10.40)岁。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Gas6水平。Spearman法分析Gas6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Gas6与AMI发生的关系。ROC曲线分析Gas6的诊断效能。结果:心绞痛组[13.77(10.57~17.03)ng/ml,t=2.444,P=0.025]和AMI组血清[16.22(12.70~20.09)ng/ml,t=4.965,P<0.001]Gas6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10.92(8.90~14.9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组血清Gas6水平高于心绞痛组(t=3.85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剔除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敏感性分析中,AMI组(n=37)血清Gas6水平[15.05(11.08~16.20)mg/L]高于对照组[10.93(8.91~14.93)mg/L,t=3.479,P=0.001]和心绞痛组(n=42)[12.85(9.10~16.20)mg/L,t=2.639,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as6浓度水平与CRP、WBC、Glu和Cr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0、0.012、0.010和0.002,相关系数分别为0.194、0.176、0.180和0.120。在充分调整了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表明Gas6水平与AMI的发生呈正相关[OR值及95%CI为1.080(1.012~1.152),P=0.020]。Gas6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为0.648(0.572~0.723)。结论:血清Gas6浓度水平在AMI患者中显著增高,并且其浓度水平与AMI的发生呈正相关。
李迪吕永楠刘欢李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
武汉地区8274例受检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合并感染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病例的阳性率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20年1月20日至2月9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COVID-19疑似人群8274例,标本类型包括呼吸道标本(鼻咽、口咽、痰和肺泡灌洗液)和非呼吸道标本(尿、粪便、肛拭子、血液和结膜囊拭子)。以核酸检测结果分组,ORF1ab及N基因同时阳性归为核酸检测阳性组;同时阴性归为阴性组;单一基因靶标阳性归为可疑组。以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同时对其中316例进行非2019-nCoV感染的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结果:在8274例受检者中,2745例(33.17%)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5277例(63.77%)结果为阴性,252例(3.05%)结果为可疑。2019-nCoV阳性组(56岁)和可疑组(52岁)年龄中位数均高于2019-nCoV阴性组(40岁)(t=27.569,P<0.001;t=6.774,P<0.001)。2019-nCoV阴性组中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率(18.39%)高于2019-nCoV阳性组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阳性率(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5,P=0.003)。4种呼吸道标本和5种非呼吸道标本均可检出2019-nCoV核酸。结论:男性2019-nCoV核酸阳性率高于女性,2019-nCoV核酸阳性患者会发生合并感染,非呼吸道标本也存在2019-nCoV病毒。
汪明吴青徐万洲乔斌王京伟陈振郑红云姜树朋梅骏驰吴泽刚邓亚云周方元吴薇张艳吕志华黄景涛郭晓倩冯丽娜夏尊恩李迪刘天罡张平安童永清徐之良李艳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病毒性疾病临床实验室技术
纳米医学与未来个体化医疗发展的前景及问题
2017年
2011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等首次提出"精准医学",其要点是利用遗传信息对疾病分型后精准用药,定制个体化疗法,达到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启动"精准医学计划"(PMI)提议投入2.15亿美元来推动精准医学发展。而国内的精准医学概念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
李迪李艳
关键词:纳米个体化精准
华裔中年女性每日总维生素B12摄入量与焦虑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华裔中年女性每日维生素B12(vitamin B12,VB12)摄入量与焦虑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 the Nation,SWAN)。焦虑症通过参与者自评量表的方式评估,维生素B(B1,B2,B3,B6,B9,B12)的每日摄入量由1986年版饮食频率调查问卷推算,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率的差异,Mann⁃Whitney U比较两组变量通体均值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VB12与焦虑症之间的关系,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两者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在纳入研究的241例女性中,10例(4.1%)患有焦虑症。焦虑组倾向有更高的脉搏和总胆固醇(P分别为0.034,0.009)。焦虑组女性的每日总VB12摄入量的中位数(下、上四分位数)为1.78(1.01,2.03)μg/d,低于对照组的2.34(1.47,3.27)μg/d(P=0.027)。在焦虑组中,符合VB12每日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DA)标准的女性少于对照组(P=0.023)。总VB12摄入量与焦虑症呈负相关关系,且低水平VB12摄入量人群发生焦虑症的风险更高(OR=10.25,95%CI:1.28~82.22)。在调节了年龄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在充分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年龄、脉搏和总胆固醇后,总VB12摄入量仍然与焦虑症负相关(OR=0.36,95%CI:0.15~0.84)。此外,低水平VB12摄入量的焦虑症风险更高(OR=19.42,95%CI:2.08~180.98)。符合VB12摄入量RDA标准的人群发生焦虑症的风险低于VB12摄入量不足人群(OR=0.12,95%CI:0.02~0.98)。在调整协变量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OR=0.08,95%CI:0.01~0.66)。限制性三次样条表明,随着VB12摄入量的增高,焦虑症发生风险先处于平台期,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总VB12摄入量与焦虑症呈负相关关系。由于是横断面研究,因此VB12可能是焦虑症的保护因素;而低水平VB12也可能是焦虑症所致。
徐万洲李迪吴青李艳
关键词:焦虑症膳食调查维生素B12女性亚裔美国人
脑出血对患者血清中SAA水平的影响
目的: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探讨脑出血对患者血清中SA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MRI或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13例,分为轻度组47例,中度组34例...
李迪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脑出血ROC曲线
中年女性每日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每日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与中年女性偏头痛的关系。方法在线获取美国妇女健康研究(SWAN)中数据(https://www.swanstudy.org/)。参与者通过自评问卷的方式评估是否患有偏头痛。膳食摄入量通过1995年版饮食频率调查问卷估算。比较偏头痛成员与无偏头痛成员临床资料及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膳食微量元素中影响偏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2953例42~52岁女性中,有479例(16.2%)成员患有偏头痛,归为偏头痛组;剩余2474例成员归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成员家庭总收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微量元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成员每日膳食中钙、磷、锌摄入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偏头痛组中高于推荐膳食供给量(RDA)中锌摄入量的人群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家庭总收入、BMI、TC、TG、LDLC、HDLC后,每日膳食钙、磷和锌摄入量成为偏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随着这3种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的增高,偏头痛风险逐渐升高。结论每日膳食微量元素中的钙、磷和锌摄入量增加将加大偏头痛发作风险,饮食因素可成为偏头痛防治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李迪李艳
关键词:偏头痛微量元素膳食
脑出血对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探讨脑出血对患者血清中SA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经MRI或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13例纳入研究组,分为轻度组47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32例;体检健康者11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SA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中SAA表达水平分别为(95.47±89.54)、(6.99±1.84)mg/L,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SSA表达水平分别为(13.17±8.81)、(123.15±69.60)、(189.90±59.35)mg/L,轻度组患者血清中SAA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中SAA水平又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当SAA临界值为10.40mg/L时,曲线下面积达最大值0.891,灵敏度为78.60%,特异度为94.10%,说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率,但仍不及D-二聚体(AUC=0.958,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6.6%)。结论 SAA水平与脑出血有关,提示其可能是脑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
李迪李艳彭锐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脑出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中年女性膳食热量构成与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中年女性每日膳食热量结构与痴呆的关系。方法本组数据来自美国妇女健康研究(1996至1997年),痴呆通过参与者或其家属自评问卷的方式评估。患有痴呆的研究对象纳入痴呆组(n=974),其余纳入对照组(n=1790)。膳食摄入量由1995年版饮食频率调查问卷估算,Mann-Whitney U比较两组均值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热量构成与痴呆之间的关系,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痴呆风险随膳食热量构成变化的非线性关系。结果痴呆组的种族/人种构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720,P<0.001)。痴呆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66,P=0.049)。痴呆组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供能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5.70%(13.39%~17.96%),痴呆组15.18%(13.02%~17.52%),Z=-3.521,P<0.001],而甜食供能比高于对照组[对照组12.15%(6.38%~21.31%),痴呆组14.09%(6.38%~21.31%),Z=-3.388,P=0.001]。在未调整模型中,蛋白质供能比和酒精供能比与痴呆的发生呈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961(0.939~0.983)和0.983(0.965~1.000),而甜食供能比与痴呆风险呈正比,OR(95%CI)为1.010(1.003~1.017),这种关系在调整了年龄后依然存在。在充分调整混杂因素年龄、种族和三酰甘油后,蛋白质供能比和甜食供能比与痴呆的关系仍然存在,OR(95%CI)分别为0.966(0.943~0.989)和1.010(1.003~1.016)。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表明,随着蛋白质供能比所占比例的升高,痴呆风险先快速下降,而后趋于平稳;随着甜食供能比的升高,痴呆风险先快速上升,随后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随着甜食/蛋白质供能比的升高,痴呆风险快速升高,随后处于平台期。结论每日膳食中蛋白质供能比与痴呆风险呈负相关,甜食供能比与痴呆风险呈正相关。由于是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蛋白质、甜食供能比与痴呆的因果关系。
李迪李艳
关键词:痴呆饮食
自噬启动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自噬是细胞降解自身蛋白质、细胞器或其他细胞内成分,实现降解产物再利用和细胞器更新的过程。自噬在生命进程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揭示自噬的启动和调控机制,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对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在于概括自噬的启动和调控机制。
李迪李艳
关键词:自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