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兰

作品数:2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2篇造血
  • 12篇造血干
  • 12篇造血干细胞
  • 12篇干细胞
  • 9篇造血干细胞移...
  • 9篇干细胞移植
  • 7篇基因
  • 6篇异基因
  • 6篇异基因造血干...
  • 6篇贫血
  • 6篇小儿
  • 6篇儿童
  • 6篇成像
  • 5篇地中海贫血
  • 4篇移植后
  • 4篇异基因造血干...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影像学表现

机构

  • 25篇深圳市儿童医...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嘉应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5篇杨春兰
  • 12篇王春静
  • 11篇徐守军
  • 11篇刘四喜
  • 11篇王晓东
  • 9篇李越
  • 9篇罗娜
  • 8篇曹娟
  • 7篇张小玲
  • 5篇干芸根
  • 3篇李鹏
  • 2篇陈运生
  • 2篇曹科
  • 2篇罗小娟
  • 2篇徐华
  • 1篇向葵
  • 1篇林飞飞
  • 1篇言伟强
  • 1篇赵彩蕾
  • 1篇文飞球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9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感染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的446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 总结发生VZ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根据是否发生VZV进行分组,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儿的预后。结果 446例患儿中19例发生了VZV感染, 发生率为4.3%, 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移植术后5个月(1.5~11.0个月), 其中5例并发VZV脑炎。患儿予阿昔洛韦加或不加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局部外涂阿昔洛韦乳膏治疗, 治疗7~28 d(中位治疗时间14 d)疱疹均消退, 合并VZV脑炎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消失。19例患儿中有1例死亡, 但非VZV感染直接导致死亡, 而是VZV感染后继发植入功能不良, 于VZV感染后5个月发生重症肺炎而死亡。allo-HSCT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VZV感染的发生与供者年龄(P=0.010)有关, 与患儿移植时年龄(P=0.378)、性别(P=0.653)、疾病分级(P=0.912)、移植供者类型(P=0.205)、干细胞来源(P=0.624)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0.277)均无关。VZV感染对allo-HSCT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0.241)。结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allo-HSCT术后VZV感染易并发VZV脑炎。脐血移植是高危因素。VZV感染可能不影响allo-HSCT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预后。
杨春兰王晓东王春静张小玲周小辉李越余阅刘四喜
关键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带状疱疹病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例报告并文献综述
目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中为罕见并发症,该研究通过探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点并文献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一例...
杨春兰王晓东王春静刘四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文献传递
重型地中海贫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型地中海贫(thalassemia major,TM)患儿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发生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采用haplo-HSCT的280例TM患儿,根据CRS标准分为CRS<3级组(260例)和CRS≥3级组(20例),分析TM患儿haplo-HSCT后CRS发生特点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在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CRS临床表现、移植后4 d内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2、0.040、<0.001)。CRS<3级组移植后3个月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发生率为9.6%,CRS≥3级组移植后3个月内未发生aGVHD,但两组移植后3个月内a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两组患儿haplo-HSCT后3个月内均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结论CRS≥3级组患儿haplo-HSCT后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早、CRS临床表现重且多样,移植后4 d内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高。CRS≥3级患儿移植后早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轻CRS反应和减少aGVHD的发生,使患儿受益。haplo-HSCT后CRS对预后无显著影响。
周小辉王晓东林启洪王春静杨春兰李越张小玲张瑜余阅刘四喜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儿童
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2024年
目的 观察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例IFS患儿资料。结果 11例患儿中,男9例,女2例,年龄4天~3岁8个月,平均(0.52±1.01)岁。术前7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患儿中,6例病灶位于四肢,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鼻腔。8个病灶呈椭圆形,3个为类圆形。病灶大多体积较大,最大径约2.2~12 cm,平均(6.9±3.0)cm。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局部包块9例、溃疡2例,其他包括腹胀1例、鼻塞伴反复出血1例。X线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稍高密度软组织包块。CT主要表现为稍低密度软组织包块,与邻近肌肉组织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渐进性强化4例,边缘结节样强化1例。MRI主要表现为T_1WI等或稍低信号,T_2WI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11例病灶中,内见出血6例,钙化2例,囊变、坏死9例,大血管流空7例,邻近骨受压、变形、局部骨吸收5例。11例患儿中6例误诊为血管源性肿瘤(VT),1例误诊为畸胎瘤(TT),1例诊断为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3例未定性诊断。结论 IFS发病率低,特异性不高,常被误诊。全面认识IFS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李鹏刘龙平谢丽春罗娜裴妮慧
关键词:远处转移计算机体层成像误诊分析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癌症,约占全部儿童癌症的30%,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一种,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1]。虽然化疗方案的改善使得目前ALL的治愈率达到80%以上,但除外一些环境因素如射线、饮食等可能因素,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病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杨春兰岳丽杰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酶基因多态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方案
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Ⅲ型CT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Ⅲ型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1年8月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CPAMⅢ型(9个病灶)患儿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9个病灶均位于一侧肺组织下叶,其中左肺下叶7例,右肺下叶2例。其中单纯CPAM 2例,CT表现为张力较低,肺纹理稀疏高透过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不清;其中1例病变区见少许斑片状高密度影及多个薄壁小囊,囊间见分隔。增强后无强化。合并先天性支气管闭锁(bronchial atresia,BA)1例,CT表现为高透过区内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远端未显示,增强后见条形未强化粘液栓影,周围有肺动脉分支血管伴行。合并先天性肺隔离症(BPS)6例,其中1例CT仅见大片肺纹理稀疏高透过区;2例呈不规则软组织块影,边缘少许肺组织透过度增高;其余3例表现为高透过度区内见实变影。增强后见腹主动脉供血5例,胸主动脉供血1例。结论CT为发现和诊断CPAMⅢ型的主要依据,具有特征性,熟悉其CT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刘龙平罗娜
关键词:先天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儿童
基于磁共振脑成像的自闭症儿童镜像同伦功能连接异常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探究大脑镜像同伦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在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差异性,寻找潜在的ASD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募集83例年龄在2~6岁的ASD患儿(ASD组)和70例相同年龄的典型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TD组)。对2组分别进行睡眠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析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强度。使用单样本t检验分别得到2组的VMHC强度图谱,最后通过双样本t检验方法研究2组间大脑半球间连接的差异。结果:经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控制校正后,与TD组相比,ASD组在颞上回、楔前叶、内侧额叶、尾状核的VMHC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ASD患儿在静息状态下大脑两半球间功能连接降低,交互沟通能力下降。该研究为理解AS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刘梦婉卢虹冰徐守军杨春兰李佳铭郑凯中燕宝玉刘健李宝娟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自闭症社会认知
托珠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大量心包积液2例报告
2024年
探讨白介素-6受体单抗(托珠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糖皮质激素难治/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和结局。1例心包积液为糖皮质激素难治性,1例为复发性,给予托珠单抗治疗后心包积液均迅速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缩短了糖皮质激素疗程,且后期随访未见心包积液反复。托珠单抗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糖皮质激素难治性或复发性大量心包积液的二线选择。
李越周小辉王晓东杨春兰王春静张瑜刘四喜
关键词:心包积液白介素-6
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 major,TM)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allo-HSCT的247例TM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并发HC,分为HC组(91例)和非HC组(1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HC的效能。结果247例allo-HSCT TM患儿中,HC发生率为36.8%(91/2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供受者血型不一致、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尿BK病毒核酸(BK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BKV-DNA)阳性和≥2种病毒感染与患儿allo-HSCT后并发HC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供受者血型不一致(OR=3.171,95%CI:1.538~6.539)、发生aGVHD(OR=2.581,95%CI:1.125~5.918)和尿BKV-DNA阳性(OR=21.878,95%CI:9.633~49.687)是allo-HSCT TM患儿并发HC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单一尿BKV-DNA阳性或联合其他2种危险因素(发生aGVHD、供受者血型不一致)预测allo-HSCT后并发HC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0.8,P<0.05)。结论供受者血型不一致、发生aGVHD和尿BKV-DNA阳性是TM患儿allo-HSCT后并发HC的独立危险因素,定期监测尿BKV-DNA对H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陈晓玲罗小娟曹科黄涛罗远桂杨春兰陈运生
关键词: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儿童
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CT表现
2024年
目的观察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1例PTLD患儿病例资料。确诊前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检查,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见结内组织受累,其中20例累及颈部/颌下淋巴结(其中9例同时累及腭扁桃体、2例累及腺样体),另外1例累及腹部多处淋巴结;结外组织受累5例(23.8%),其中肺部受累3例、胃壁受累1例、膀胱壁受累1例。按部位观察,颈部20例、肺部3例、腹部3例。移植与PTLD确诊间隔时间1~24个月,平均(4.67±5.61)个月。临床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颈部包块、气道阻塞、腹痛、发热等,多伴有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例确诊PTLD后5个月死亡;另有1例肺部PTLD病灶,短期内较前逐渐、快速增大;15例好转;由于病程较短,其余4例暂未随访。结论小儿PTLD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且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但预后优于成人;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早期诊断。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谢丽春林飞飞王春静罗娜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