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哲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西辽河流域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9年
- 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西辽河流域为例,选取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推荐的9个极端气温指数,利用森式斜率、M-K检验、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和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除了夏日日数和热夜日数分别以3.50、1.44d/10a的速度增长外,其他7个极端气温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指数存在多个主周期,其中1~4年为主导周期;各站点的霜冻日数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与霜冻日数相比,冰冻日数的最大减小速率约为前者的1/4,夏季日数的增加速率从西向东依次递增;热夜日数的变化速率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相对指数来说,其多年平均的空间差异性较小,仅暖夜指数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气温日较差的速率是从西南向东北依次递减;该地区未来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化趋势的概率较高。
- 王学哲孙才志
-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极端气温MORLET小波HURST指数
- 辽宁省围海养殖的用海效益和退出机制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优化辽宁省海水养殖业的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分析辽宁省围海养殖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个方面论证围海养殖的用海效益,并对退出机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围海养殖规模较大,已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计算投入产出比,围海养殖的生态效益较低;以围海养殖海参为例,通过分析其单位产量、单位产值和养殖面积,综合考虑产业贡献和养殖方式对比的情况,围海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由于用海效益总体较低,围海养殖的逐步退出势在必行,应采取清退或清除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别科学建立退出机制。
- 王学哲闫吉顺王鹏刘豫宁刘晓璐张盼
- 关键词:海水养殖生态效益投入产出比
- 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各因素对泥石流系统的贡献程度,选取对泥石流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8项指标——一次最大可能冲出量、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泥沙补给长度比、24h最大降雨量——作为危险度评价因子,并在物元可拓理论、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建立多指标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运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参照泥石流危险度等级划分标准,以云南东川地区的7条泥石流沟为具体实例,予以危险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具有客观准确、简洁易行的优势,该模型的使用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 王学哲孙才志
- 关键词:泥石流
- 基于修正Z指数的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为研究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点,采用三种旱涝指标分析了黑龙江省23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并确定Z指数为单站旱涝指标;依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Z指数界限值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近56年旱涝时空特性,之后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旱涝分布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黑龙江省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旱涝灾害,且旱涝存在27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空间上,黑龙江省中西部干旱发生次数较多,北部发生次数较少;中部洪涝发生次数较多,东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发生次数较少;EOF分析可知黑龙江省旱涝灾害分布类型为全局分布一致型、南北相反型、西北和东南方向相反三种。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制定抗灾对策提供参考。
- 王学哲孙才志曹永强
- 关键词:旱涝
- 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为提高我国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梳理相关定义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其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为从全社会角度出发,以多项指标体现的,可识别和可量化的全部效益的总和;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统筹性原则,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选取自然岸线保有率等28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从而评价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 王学哲郝燕妮王鹏于永海刘豫宁
- 关键词:自然资源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