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作品数:22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王彬 丁超 秦曙 李晋栋 曹俊丽 齐艳丽 戴国富 逯楠 李伟一种树牌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牌,该树牌包括:树牌本体和其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树牌本体上设置有文字介绍区、发声装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采集该树木影像的延时摄像机的存储设备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为在圆周方向具有断口的不连续环箍,所述... 贾国荣 王彬 陈之欢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钢铁表面耐磨性能的渗硼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钢铁表面耐磨性能的渗硼方法,其步骤包括钢铁表面的预处理、电解溶液的配制和渗硼处理。其中电解溶液的组分具有十水四硼酸钠、甘油、添加剂和去离子水;将钢铁试样放入电解溶液并作为阴极,解槽不锈钢板作为阳极,对... 王彬 张海峰 张小娟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低碳钢表面渗硼的电解液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碳钢表面渗硼的电解液,其电解液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十水四硼酸钠15~45%,甘油8~20%,尿素5~15%,六水合硝酸铈3~10%,去离子水25~55%和添加剂2~8%。将低碳钢试样浸泡在电... 王彬 程彩萍 张小娟文献传递 钙肽素在抗猪冠状病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钙肽素在抗猪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钙肽素在制备抑制猪冠状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猪冠状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三角洲冠状病毒。本发明揭示了钙肽素对猪冠状... 王海东 侯伟 韩旺 王若蓝 王彬 于秀菊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 2024年 在当代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关键目标。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僵化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策略,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物理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动态,并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师也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如采用背景导入法、情境创设法、概念应用法、模型建立法和利用工具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深刻性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互动教学、自主学习和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改革方法的实施将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王彬 程彩萍 杨苗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物理思维能力 米索前列醇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米索前列醇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米索前列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细胞实验证实,米索前列醇可以在体外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猪流行性... 侯伟 王海东 韩旺 王若蓝 王彬 于秀菊 闫艺科研融入本科教学的研究——以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学习,同学们能系统地掌握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文献检索,论文撰写,以及EndNote文献管理、ChemSketch和ChemOffice有机结构绘制、Origin实验数据处理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为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教学内容上将科研融入本科教学,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科研问题。教学模式上充分运用网络平台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适当缩短教师讲授时间,增加学生上机练习时间,增加课堂翻转环节。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张海峰 程彩萍 王彬关键词:本科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一种等离子体电解硼碳氮三元共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电解硼碳氮三元共渗方法,属于金属表面改性热处理技术领域。将金属试样作为阴极,石墨作为阳极,浸入到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该电解液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硼砂20~45%、甘油10~18%、尿素5~15%... 王彬 张小娟 薛文斌文献传递 第一性原理研究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催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电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富O条件有利于Ag的掺杂,贫O条件不利于Ag的掺杂。Ag掺杂浓度较低时有利于模型的稳定,其在富O或贫O条件下都以Ag_(Zn)为主要掺杂方式。当Ag掺杂浓度较高时,富O条件下以Ag_(Zn)-Ag_(Zn)为主要掺杂方式,贫O条件下Ag_(Zn)-Ag_(i)是较为有利的掺杂方式。富O条件下Ag掺杂较难引入V_(Zn)和O_(i)共存缺陷。贫O条件下优先出现的模型为V_(O),V_(O)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Ag的掺杂。Ag掺杂降低了ZnO的带隙宽度,掺杂浓度越大模型带隙宽度越窄。V_(Zn)、V_(O)和O_(i)缺陷共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Ag掺杂模型的带隙宽度。Ag掺杂及V_(Zn)和O_(i)缺陷共存均使ZnO吸收边红移至可见光区,扩展了ZnO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而Ag_(Zn)-V_(O)在可见光范围内依然是透明。在低能区紫外-可见光范围内,Ag_(Zn)-Ag_(Zn)表现出更高的光吸收率,但是相应形成能也高于Ag_(Zn)。V_(Zn)的引入提高了Ag_(Zn)-V_(Zn)和Ag_(Zn)-Ag_(Zn)-V_(Zn)对低能区紫外-可见光的吸收,V_(O)的引入有利于ZnO表面吸附更多的O_(2)进而产生更多的H_(2)O_(2)和·HO强氧化性物质,即V_(Zn)和V_(O)缺陷共存都有利于ZnO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张海峰 王彬 程彩萍 伊思静关键词:ZNO AG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催化性质 光电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