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脑出血护理
  • 2篇出血护理
  • 1篇电机
  • 1篇电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痴呆模...
  • 1篇药学
  • 1篇药学实验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仪
  • 1篇仪用
  • 1篇应激
  • 1篇优质护理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预见性护理程...

机构

  • 8篇邢台医学高等...

作者

  • 8篇王慧
  • 4篇张军良
  • 2篇代旭磊
  • 1篇薛大力
  • 1篇张立峰
  • 1篇孟彦波
  • 1篇张晓哲
  • 1篇马冠峰
  • 1篇刘灿仿
  • 1篇程艳
  • 1篇孟夏
  • 1篇褚燕
  • 1篇代旭静
  • 1篇郝婕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
2021年
探究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具体影响,进而完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的观察组以及未接受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接受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共发生3起风险事件,风险发生率为6%,未接受风险管理的对照组共发生13起风险事件,风险发生率为26%,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投诉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建议在今后的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实施风险管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王慧张军良
关键词:风险管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
重症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1年
探究重症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的临床护理有效措施,总结临床护理要点,进而提升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受定向微创治疗的44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具体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后的患者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归纳具体有效的护理要点。结果: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呼吸护理、心理护理到康复性锻炼和心理康复干预等,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护理结束后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结论:对于接受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而言,术前的护理和术后的护理都需要结合患者的各项体征,通过术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术准备以及术后的各项临床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治疗临床护理中积极应用全面优质护理。
王慧张军良
关键词:微创治疗临床护理
一种药学实验溶解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学实验溶解器,包括溶解箱,所述溶解箱的内底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开设有瓶槽,所述瓶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
孟彦波程艳张立峰刘灿仿王慧
文献传递
临床检验采血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检验采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床检验采血夹包含一采血架,所述的采血架包含一弧形的第一连接弧条和一弧形的第二连接弧条,所述的第一连接弧条的头部设有一第一锁止夹头,所述的第一连接弧条的中部设有一活动...
代旭磊代旭静王慧郝婕禇燕
文献传递
一种液相色谱仪用配件收纳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液相色谱仪用配件收纳箱,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抽屉;设置于箱体内的溶剂过滤接收瓶放置卡位,卡位内有用于固定接收瓶的塑料圆形座托;设置于箱体内的溶剂过滤杯放置卡位;设置于箱体内的滤头放置卡位;设...
王慧孟夏代旭磊郝捷褚燕
文献传递
通络益智方通过PERK介导的内质网应激途径减轻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记忆缺陷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 观察自拟通络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记忆缺陷及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通络益智方(TLYZF)低剂量(12.5 mg/kg/d)组、TLYZF中剂量(25 mg/kg/d)组和TLYZF高剂量(50 mg/kg/d)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大鼠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构建VD模型。TLYZF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海马病理结构;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组织炎性因子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及ERS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t=14.059,8.534),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形态模糊、胞质空泡化、胞核固缩、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尼氏体数量减少(t=17.131),神经元凋亡率升高(t=17.701),TNF-α,IL-1β和IL-6含量增多(t=6.541,6.957,10.014),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磷酸化内质网激酶(p-PERK/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IF2α)/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TF4)和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增多(t=13.548~76.468),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降低(t=39.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TLYZF治疗后大鼠平均逃逸潜伏期缩短(t=2.476,7.266,11.306),穿越平台次数增多(t=2.187,4.471,6.932),海马神经元相对规则、细胞核清晰、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尼氏体含量增加(t=4.359,9.477,11.449),神经元凋亡率降低(t=3.631,6.145,7.580),TNF-α,IL-1β和IL-6含量减少(t=2.382~8.293),Bax(t=4.696,16.250,20.250),cleaved caspase-3(t=15.205,27.000,26.833),GRP78(t=5.918,13.139,13.741),p-PERK/PERK(t=13.416,14.230,17.889),p-eIF2α/eIF2α(t=20.152,39.346,50.
薛大力张晓哲王慧马冠峰郭素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内质网应激
关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年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借此提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水平,通过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来为更多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借此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推广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脑出血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合理应用,极有利于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效果的整体优化。护理人员结合脑出血患者的具体病情,规范执行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慧张军良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脑出血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应用观察
2021年
分析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借此提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更好地改进不足之处,促进医院现代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方法: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构建优质护理模式,为脑出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利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整体优化,还将促进他们疾病的快速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举多得。认真改进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优质护理代替常规护理,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各项诊疗计划的具体执行将会变得异常顺利。
王慧张军良
关键词:脑出血优质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