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 作品数:2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公益广告中的国家认同建构被引量:5
- 2019年
- 公益广告以其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审美性和情理交融的说服力量在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公益广告通过"个体-国家、民族-国家、家-国"三重话语维度及历史记忆共享、节日仪式意蕴发掘、大好河山图景展示等表现策略塑造了国家认同,其实质是集体记忆符号化的过程,是国家利用公益广告进行意义生产的特殊方式。
- 李亦宁王昊
- 关键词:公益广告国家认同话语集体记忆
- “主体-空间-时间-实践”: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则与方向被引量:13
- 2019年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尤为重要。当前媒体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讨论较多地聚焦于具体的文化形态,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则与方向。本文提出乡村文化振兴在中观层面需要把握的四个原则,分别是:以农民为主体,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重新勾连历史与当代,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从而保证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主义方向。
- 沙垚王昊
- 关键词:主体性内生性历史性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学生参与式教学类型探索与实践
- 2022年
-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学生课堂主体性不足的现象,课题组总结了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参与式教学的教学理念,遵循由易入难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基本原则,设计出了兴趣型学生参与式教学、设疑型学生参与式教学和升华型学生参与式教学三种教学类型。文章通过对三种学生参与式教学类型的实践探索,阐述了学生参与式教学的优点,总结了经验,并为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王昊王晨珺马丽
- 关键词:教学类型参与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改革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参与式传播在乡村传统媒介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关中乡村节庆民俗的田野调查被引量:6
- 2018年
- 相对于现代媒介,传统媒介主导着乡村节庆民俗的传播,实现着媒介和文化的合一性。传统媒介构成着共享性的意义符号,消解受者和传者的界限,形成双向的沟通渠道。节庆民俗规模宏大,传统媒介因其使用方便和廉价,激发着乡民参与式传播,主导着节庆民俗集体性社会实践,通过与大众传媒的多重互动,实现着地方知识的再生产,有助于培养乡民的民主能力和平等关系。可见传统媒介参与式传播具有培育乡村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具有现实价值的分析路径,壮大了乡村文化传播的内生性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探究乡村传播的独特属性。
- 王昊
- 关键词:传统媒介参与式传播内生性乡村传播
- 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具体为:搭建可见光室内通信链路系统模型;建立包含直射视距链路LOS与一阶反射链路NLOS的信道数学模型;确定LED的安装间距并进行定位区...
- 赵黎王昊张岩波张峰孟祥艳刘海涛何欢洁陈俊波
- 喇叭、旗语、口哨:民俗传播方式的承传与发展——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乡村田野调查
- 2017年
- 在陕西省关中地区民俗活动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相对于现代媒介,传统媒介仍大量被使用,尤以喇叭、旗语和口哨为代表。因其广泛性和日常性,促成了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性关系和乡民的主体性表达。在凸显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的基础上,融合着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功能,克服了弊端,实现了优势互补与共荣共生。同时,传统传播方式随着社会变迁,兼容和吸纳着现代的传播方式,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稳定性和延续性,从而展示出乡村传播的独特方式和属性。
- 王昊
- 关键词:喇叭旗语口哨
- VLC系统中基于位置检索的F-OGSM算法研究
- 可见光通信 Visible Light Co )m( munications,VLC 是以385THz-789THz的可见光为载波,通过白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 )n( g Diode,LED 快速闪烁传输信...
- 王昊
-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天线选择算法
- 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earson系数的多阵列可见光OGSM‑MIMO天线选择方法,具体为:搭建可见光室内通信链路系统模型;建立包含直射视距链路LOS与一阶反射链路NLOS的信道数学模型;确定LED的安装间距并进行定位区...
- 赵黎王昊张岩波张峰孟祥艳刘海涛何欢洁陈俊波
- 受众、意义与现代性:传播学视野下于右任报刊文研究
- 2015年
- 晚清工具报刊大多萎靡不振,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四份报刊却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究其原因:首先他充分考虑主体受众,努力探索边缘受众,选择浅近文言并灵活运用多种致美手段,实现了报刊文语言和形式传播的美学效应;其次,他注重报刊文的意义建构,在文学救国论的感染下,对清政府的卖国本质进行了三类危机报道,并紧扣救国良策的提出;再次,以质化研究的方式对传播者进行了人本照拂,揭示了他思想中的现代性,尤其是人文精神。
- 王昊
- 关键词:于右任受众人文精神
- 关学视野下于右任报刊文的创作思想被引量:1
- 2016年
- 晚清时期报刊文大多凋敝,于右任先生陆续创办的四份报纸却为当时国民大众喜爱,特别是《民主报》曾创当时最大发行量.于右任自幼深受关学的影响,将关学的爱国精神、务实精神和道德实践精神融入其中,并发展为关注国运民命、呈现救国良策和重塑国民精神的报刊文创作思想,其中尤以关注国运民命为核心.这些创作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相互呼应,使得他所创作的报刊文具有独特的时代魅力,在近代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 王昊
- 关键词:关学于右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