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arcotrend监测下丙泊酚浅麻醉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肠镜检查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监测下丙泊酚浅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90例。3组均采用NT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入镇静,浅麻醉/意识深度维持在D_(0)~D_(1)阶段[即麻醉深度指数(NI)维持47~64]。A组、B组和C组患者静脉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05、0.1和0.15μg/kg镇痛。比较3组患者结肠镜进入乙状结肠(T_(1))、结肠脾曲(T_(2))、结肠肝曲(T_(3))、回盲部(T_(4))及退镜时(T_(5))生命体征和术中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心血管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3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均下降(P<0.05);A组患者T_(2)~T_(5)时MAP、心率(HR)均高于B和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患者体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B和C组(P<0.05),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丙泊酚用量、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使用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阿托品使用率高于A组和B组(P<0.05);术毕A组和C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B组(P<0.05),C组患者术毕眩晕、恶心及疲劳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NT监测下丙泊酚浅麻醉镇静下,舒芬太尼剂量0.1μg/kg即可提供舒适镇痛,术中呼吸循环较稳定,无术中知晓,患者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门诊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
- 靳永强王昊赵年章宗银东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肠镜舒芬太尼
- 腹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160万U的IL-2腹腔注射,隔天1次,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胀、腹痛现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PMN)和降钙素原(PCT)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及随访1个月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腔注射IL-2可提高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对控制腹水感染效果尤佳。
- 彭土生王轩王昊马群英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腹腔注射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
- 健脾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对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健脾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方法建立肝衰竭大鼠模型。于造模前4 d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谷氨酰胺溶液和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胃,直至造模后24 h,于造模1 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内毒素水平,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及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好于模型组(P均<0.05),病损评分及TLR4染色光密度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TLR4的表达而起到抗肝衰竭的作用。
- 王轩彭土生王昊马群英徐嘉蔚
- 关键词:肝衰竭TOLL样受体4
- 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对人工肝治疗前后急性肝衰竭患者评估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前后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及Gd-EOB-DTPA增强MRI扫描肝实质的强化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的急性肝衰竭患者18例,所有患者于人工肝治疗前、治疗后1、3、7 d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值INR指标检测,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Gd-EOB-DTPA增强MRI扫描高、低信号值强度进行测定。结果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后(1、3、7 d)AST、ALT、TBiL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且AST、ALT、TBiL不同时点多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后1 d PLT、PTA均显著下降,治疗后3 d、7 d逐渐明显升高(P<0.01),且不同时间点多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INR仅稍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后MRI增强扫描20 min低信号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人工肝治疗后MRI增强扫描20 min低信号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人工肝治疗后MRI增强前后低信号差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对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肝细胞功能评估具有可行性。
- 王昊陈好刘志强黄建伟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GD-EOB-DTPA肝功能
- 急性肝衰竭犬模型肝细胞膜表面OATP1及MRP2蛋白表达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信号强度与肝细胞膜表面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OATP1)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Beagle犬1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急性肝衰竭组(n=8)。急性肝衰竭组造模24 h后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测量肝实质不同信号区域信号强度及首过快速上升期中的增强斜率百分比,根据肝细胞期(注射Gd-EOB-DTPA 20 min时)的MRI图像选择高、中、低信号区域进行肝穿刺。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后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并在相应区域进行肝穿刺。将穿刺取得的肝组织用于Western Blot检测Gd-EOB-DTPA的摄取蛋白OATP1及排泄蛋白MRP2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同一信号区不同组OATP1、MRP2蛋白表达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蛋白表达水平与信号强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急性肝衰竭Beagle犬通过Gd-EOB-DTPA行MRI增强扫描在肝细胞期时图像呈现明显的高、中、低不同区域的信号差异,对应的SIbase值、SIst值、首过快速上升期中的增强斜率百分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0.70、55.12、19.82,P值均<0.001)。急性肝衰竭组不同MRI信号区域的肝组织中OATP1及MRP2的表达存在差异(F值分别为7.508、6.212,P值均<0.01),中、低不同信号区OATP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中、低信号区t值分别为3.301、3.641,P值均<0.05),并与肝细胞期信号减低的趋势相一致,以低信号区表达为著(高、低信号区对比t=3.436,中、低信号区对比t=2.378,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肝衰竭组高、中、低不同信号区MRP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且高、中、低信号区成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36,-8.130、-9.614,P值均<0.05)。结论肝细胞膜表面OATP1�
- 王昊陈好欧阳中敏刘志强
-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犬科
-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病患者进行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合并T2DM的三种胃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85例(A组)、消化性溃疡60例(B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24例(C组)。非合并T2DM的三种胃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112例(D组)、消化性溃疡87例(E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31例(F组)。合并T2DM的A、B和C组中Hp阳性进一步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A1组)、消化性溃疡(B1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1组)。检测A^E组Hp阳性率,比较A1~C1组Hp根除率及空腹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水平。结果A组Hp阳性率高于D组(61.2%vs.44.6%)(P<0.05)。B组Hp阳性率高于D组(70.0%vs.52.9%)(P<0.05)。C组Hp阳性率高于F组(87.5%vs.61.3%)(P<0.05)。A1、B1和C1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23%、83.33%和80.9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1组和B1组Hp根除后PGⅠ、PGⅡ及G-17水平降低(P<0.01或P<0.05),C1组Hp根除后PGⅡ水平降低(P<0.01),而PGⅠ/PGⅡ升高(P<0.05)。结论合并T2DM的不同胃病患者Hp阳性率升高,Hp根除前后存在一定程度血清PG、G-17水平变化。
- 王昊曲红光
- 关键词:胃病胃蛋白酶原
-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急性肝衰竭犬模型肝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行MRI增强扫描对急性肝衰竭(ALF)犬模型肝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Beagle犬16只,随机分为ALF组(n=8)和空白对照组(n=8),ALF组以0. 5 ml/kg剂量分别于前肢隐静脉注射30%乙酰氨基酚,腹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12 h后同样的途径半数剂量注射30%乙酰氨基酚和40%四氯化碳进行造模。24 h后进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注射对比剂Gd-EOB-DTPA(0. 15 ml/kg体质量)后分别测定平扫期及肝细胞期20 min、26 min不同时间段高、中、低不同信号区的信号值,并于不同信号区选定一区域行肝穿刺。对照组直接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在相应区域进行肝穿刺,穿刺取得的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对比组间、组内不同信号值的差异性及HE染色、电镜结果。计量资料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同一时间不同信号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LF组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后不同时期内呈现高、中、低不同信号强度,高、中、低信号区域HE染色及电镜下显示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破坏。ALF组给药前,给药6 h、12 h、24 h不同时间点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4. 909、148. 238、11. 778,P值均<0. 01);ALF组和对照组在平扫期、MRI增强扫描20 min、MRI增强扫描26 min时同一信号值(高、中、低)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F组:F值分别为232. 69、65. 39、24. 91,P值均<0. 01;对照组:F值分别为800. 43、817. 35、795. 71,P值均<0. 01);ALF组平扫期、MRI增强扫描20 min、MRI增强扫描26 min时高、中、低信号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 914、24. 343、22. 424,P值均<0. 05)。2组间MRI增强20 min时中信号、低信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 813、-7. 492,P值均<0. 001),MRI增强扫描26 min时高、中�
- 王昊何成陈好欧阳中敏刘志强黄建伟
- 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96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前列地尔,研究组同时给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血清NO、ET及内毒素水平、腹围、腹水深度、24h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血清NO、ET、内毒素、腹围、腹水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24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腹水消退Ⅰ级25.00%、Ⅱ级43.75%、Ⅲ级27.08%、无效4.17%,对照组腹水消退Ⅰ级12.50%、Ⅱ级37.50%、Ⅲ级35.52%、无效14.58%,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前列地尔+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效果较好,可显著的改善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速度,减少患者的腹水量。
- 王昊靳永强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前列地尔特利加压素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模式人工肝治疗对血小板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模式和传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模式人工肝治疗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此类血小板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1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15例DPMAS模式人工肝患者,纳入DPM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匹配(±5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PE的患者15例纳入PE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黄疸、少尿、水肿等)是否改善,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情况以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结果:DPMAS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6.67%,高于P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 d内转归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PMAS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PE组(P<0.05)。治疗后PE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DPMAS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平均约(8.2±3.1)支,住院期间输注血小板(1.5±0.3)IU,DMPAS组患者输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后血小板明显上升。结论:与PE模式相比,DPMAS人工肝模式可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刺激患者血小板再生,提高血小板水平,从而降低因血小板低下而发生的出血风险。
- 贾金凤梁菲黄建伟王昊韩璞青
- 关键词:人工肝血小板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胃溃疡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的胃溃疡组作为研究对象(DM组),同期住院的50例不伴有2型糖尿病仅存在Hp感染的胃溃疡组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白介素-17(IL-17)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结果 DM组和对照组CD4^+和CD4^+/CD8^+的测定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CD4~^+呈显著负相关(P<0.01),CD4^+/CD8^+呈显著负相关(P<0.05)。DM组患者IL-17、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与Hp感染相关。
- 王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HP感染胃溃疡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