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 作品数:4 被引量:32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更多>>
两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群D10S2477和GATA170E02这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片段结构特征,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和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体的遗传学数据,并分析其在骨髓移植和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成都地区汉族和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无血缘关系个体的EDTA抗凝血,Chelex100法提取DNA.采用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测序技术分析D10S2477和GATA170E02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5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D10S2477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有9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个人识别率为0.933,而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有8个等位基因,26种基因型,个人识别率为0.947;GATA170E02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有5个等位基因,10种基因型,个人识别率为0.842,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有5个等位基因,11种基因型,个人识别率为0.873.经统计学分析,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规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D10S2477和GATA170E02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较高,可用于中国汉族人群和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的骨髓移植及法医学中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陈庆 白洁 赵伟 刘华 崔曙 唐铁龙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遗传多态性 一种高度敏感检测C肽的磁分离酶联免疫荧光法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敏感性检测人血清C肽(C-Peptide,C-P)的磁分离免疫荧光方法(magnetic separation enzyme immunofluorescence,MEIF)。方法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标记的抗C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偶联的另1个抗C肽mAb配对构成双抗体夹心免疫结合,用抗FITC的多抗免疫磁珠作为固相分离载体,用4-甲基磷酸伞型酮(4-methylumbelliferyl-phosphoric acid,4-MUP)为荧光底物建立磁分离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法。结果方法灵敏度0.033n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4%~5.9%,批间CV为4.3%~8.6%,稀释回收率为82.4%~119.4%,加标回收率为94.1%-113.0%。将实际样品测定与磁分离免疫发光系统检测的结果相比较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MEIF定量测定C肽的方法成本低、灵敏度及特异性高、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白洁 陈庆 赵伟 刘进洲 薛建 刘雅诚关键词:免疫荧光 磁珠 C肽 4个X-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2009年 目的:建立DXS9902,DXS7130,DXS9898及DXS9895等4个X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X-chromosomespecific short tandem repeat,X-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调查其多态性并探讨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复合扩增DXS9902,DXS7130,DXS9898及DXS98954个基因座,ABI PRISM3100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Genescan及Genetyper软件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中国北方汉族200名无关男性个体及200名无关女性个体中,4个基因座分别发现了6,12,8,6个等位基因.结论:这4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有较高的多态性信息,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白洁 刘华 李惠芬 陈庆 张庆霞 苏芹 唐晖 刘雅诚关键词:遗传多态性 法医学应用 北京地区7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COI基因序列分析及DNA条形码的建立 被引量:30 2009年 嗜尸性蝇类在命案死亡时间和现场推断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而DNA条形编码技术能摆脱对虫卵和幼虫的饲养以及后续物种鉴定方面专业知识的依赖,有助于实现现场采集蝇类样本的快速鉴定。本研究采集了北京地区7个嗜尸性蝇类优势种共77个个体的样本,测定了所有个体线粒体DNA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1 120bp的序列。基于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序列均以高达99%的支持值聚集在一起。序列间的分歧统计表明这些蝇类在物种内的个体分歧不超过1%,而不同物种间的净分歧均超过7.74%,最高可达14.85%。滑动窗口分析表明,在整个序列区段种间差异位点存在较平均的分布。通过测定COI基因的序列,建立了北京地区7个嗜尸性蝇类优势种的DNA条形码,据此实现了对这些物种准确、快速、简单的区分和鉴定,同时也为后续应用于物种鉴定的种属特异性位点之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 陈庆 白洁 刘力 林红斌 唐晖 赵伟 周红章 严江伟 刘雅诚 胡松年关键词:法医昆虫学 物种鉴定 线粒体COI基因 DNA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