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晓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风湿关节炎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5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周,益赛普50 mg 1次/周,皮下注射;对照组45例单用甲氨蝶呤10~15mg 1次/周.疗程为3月,对2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组的临床症状即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的改善均有良好效果,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联合用药组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停药及给予消炎药后好转.1例最初出现注射局部皮肤红肿伴瘙痒,3d后自行消失,未影响患者正常用药.对照组1例于服用甲氨蝶呤第2日出现头晕及胃肠道不适,1例出现口腔溃疡,1例化验血常规白细胞降低.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且明显较单用甲氨蝶呤组效果好.
- 赵颖苑晓娟孟力平
- 关键词:甲氨蝶呤益赛普类风湿关节炎
- 来氟米特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分析
- 2023年
- 分析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来氟米特联用艾拉莫德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取医院治疗的100例确诊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老年患者参与研究,他们就诊的实际均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基于单双号抽签法分组,单号中有50例老年患者,全部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双号中包括另外50例老年患者,全部给予来氟米特+艾拉莫德治疗,通过五项不同类型的临床指标对整体治疗效果展开评估。结果 观察组联合用药方法所取得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单药治疗方案所取得疗效,分别是96.0% VS 78.0%(P<0.05)。观察组治疗后老年患者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而不良症状明显减轻,比对照组治疗更好(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比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从CRP、IL-8及IL-17等指标上均有所体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骨代谢水平调节效果均比对照组骨代谢水平调节效果更好,多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联合用药方案的安全性明显比对照组单药方案安全性更高,老年接受度更好(P<0.05)。结论 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来氟米特+艾拉莫德共同治疗后关节功能明显好转,骨代谢得到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整体疗效十分理想,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有效性、安全性兼具,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王贯虹郭燕羽苑晓娟
- 关键词:老年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来氟米特艾拉莫德安全性
- 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76例临床分析关键探索
- 2022年
- 总结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此类疾病的综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76例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接诊及治疗时间为2020年2月-2022年2月,整理患者的相关资料,并逐一分类整理,包括主要类型、血象特点、骨髓情况、出血情况、不同患者预后、治疗药物等。结果 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中占比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大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或黏膜出血问题;血象方面,患者主要存在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异常情况;骨髓细胞形态学方面,部分患者细胞正常、部分患者细胞存在异常情况。通过为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干燥综合征患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骨髓产板差,其余骨髓均恢复正常。部分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通过指导患者使用来氟米特治疗,患者综合疗效进一步提高。结论 风湿免疫病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容易并发血小板减少,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并伴有骨髓形态异常情况,常规治疗效果通常不够理想,可通过联合来氟米特进一步帮助患者提升综合疗效,保证患者的健康。
- 王贯虹苑晓娟刘晓晶
-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预后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血清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探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接受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方案治疗。记录比较患者治疗12周的疗效情况,并记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后时间点患者的28个关节肿胀、疼痛数量及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检测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及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28个关节肿胀数、疼痛数量、DAS28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28个关节肿胀数、疼痛数量、DAS28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分别为(20.44±5.16)mm/h、(38.46±11.02)IU/mL,均低于对照组[(28.77±6.45)mm/h、(50.26±15.23)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IL-1β、IL-6、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6.33±0.98)、(1.79±0.45)、(0.77±0.15)、(4.22±0.36)pg/mL,均低于对照组[(10.22±1.16)、(3.11±0.78)、(0.98±0.23)、(6.78±0.3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用于R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在减少关节肿胀、疼痛数量和�
- 王贯虹霍月红苑晓娟赵颖郭燕羽
-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