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叶切除术后单、两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肺叶切除术后单、两根胸腔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CBM dis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收集关于肺叶切除术后置入单根胸腔引流管及两根胸腔引流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立之初至2015年12月止。对于所纳入文献资料均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表评价其质量,并提取相关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720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9篇,共1 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两根胸腔引流管相比,单根胸腔引流管减少了术后胸腔引流量,缩短了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但在拔除胸管后再次胸穿或置管数,术后死亡率及术后持续肺漏气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相比于两根胸腔引流管,单根胸腔引流管是肺叶切除术后更好的选择。但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上述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再加以验证。 茅怡铭 魏长江 秦元 陆佳昊 陆文强关键词:肺叶切除 胸管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帕尼单抗与舒尼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对帕尼单抗和舒尼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评估,并对二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6例、帕尼单抗组27例、舒尼替尼组2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进行治疗,帕尼单抗组和舒尼替尼组分别给予帕尼单抗、舒尼替尼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帕尼单抗组和舒尼替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情控制率、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舒尼替尼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情控制率、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均高于帕尼单抗组。不良反应方面,帕尼单抗组患者乏力、腹泻、脱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尼替尼组除脱发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帕尼单抗组(P<0.05)。结论帕尼单抗和舒尼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都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舒尼替尼的疗效更佳,但舒尼替尼易引发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帕尼单抗和舒尼替尼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方面进行改善。 魏长江 茅怡铭 秦元 陆佳昊 陆文强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帕尼单抗 舒尼替尼 靶向治疗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与常规救治模式对急诊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初级创伤救治模式(primary trauma care,PTC)与常规救治模式对急诊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102例急诊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采用PTC。比较两组的有效救治时间(现场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生命体征稳定时间),救治效果(救治成功率、死亡率及心肺复苏率),抢救期间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家属救治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现场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肺复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家属救治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两组骨折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救治模式比较,PTC能够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同时有利于提高家属救治满意度。 吴亚达 茅怡铭 朱浩 陆文强关键词:急诊 多发肋骨骨折 血气胸 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VATS肺减容术(VATS组)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开胸组)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1月。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779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2篇,共9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大于常规切口组,行单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管留置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单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减少。在术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方面,VATS组的术后6min步行距离大于开胸组,2组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VATS肺减容术是更好的选择。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该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茅怡铭 魏长江 吴长江 秦元 陆佳昊 陆文强关键词:肺减容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腔镜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