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
- 目的:总结65岁及以上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治疗方式及影响因素,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为老年三阴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天津医...
- 陈莉娜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老年患者病理特征
- 肥胖对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BMI不同分3组,即BMI<24 kg/m^2组(正常体质量)384例,24 kg/m^2≤BMI<28 kg/m^2组(超重)237例,BMI≥28 kg/m^2组(肥胖)95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716例患者中,BMI≥28 kg/m^2的患者诊断乳腺癌时年龄偏大,且绝经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其肿瘤较大,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期多较晚,切缘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也较大。另外,BMI≥28 kg/m^2的患者中未完成化疗及放疗的比例较其他两组高。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的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7%、91.1%、76.8%(P<0.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3.5%、86.9%、77.9%(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2.4%、89.5%(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BMI<24 kg/m^2组及24 kg/m^2≤BMI<28 kg/m^2组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但死亡风险均未明显下降;此外,BMI<24 kg/m^2的患者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远处转移风险明显降低。结论:BMI≥28 kg/m^2的患者行保乳术后5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较高,但5年死亡风险并未增加。
- 陈莉娜于治灏王欣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肥胖体质指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