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酸水解—湿热处理对豌豆淀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利用不同pH值和水分含量的酸水解结合湿热处理对其进行复合改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豌豆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升高,溶胀度和溶解度降低。经酸解结合湿热处理改性后淀粉的峰值黏度(PKV),谷值黏度(TV)、终值黏度(FNV),衰减值(BD)和回生值(SB)都降低但是糊化温度(PT)升高。糊化温度在水分含量为30%,pH 4时达到最高值86.75℃,比原淀粉高13.45℃。复合改性豌豆淀粉的凝胶硬度,黏度,内聚力都比原淀粉低。水分含量为30%,pH3改性后的豌豆淀粉凝胶硬度降低了426.33 g。豌豆淀粉改性后的特性可使其制作的粉丝耐蒸煮,不易糊汤,质构柔滑。
- 韩忠杰熊柳孙庆杰孙盈乾
- 关键词:酸水解湿热处理豌豆淀粉
- 生物酶法制取黑豆速食粉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水解温度3个因素对黑豆粉糊液黏度的影响,优化了黑豆速食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工艺条件:酶添加量为4.85 U/g,酶解时间为21.32 min,水解温度为69.77℃,黑豆粉糊液黏度为48.92 mPa.s,比未处理的黑豆粉糊液下降了43.05 mPa.s,影响黑豆粉糊液黏度主要因素依次是温度、添加量、时间。
- 梁国香韩忠杰孙庆杰
- 关键词:黑豆Α-淀粉酶响应面设计
- 含水量对小麦麦仁膨化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分析了小麦麦仁的含水量对麦仁膨化品质的影响,为小麦麦仁的精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将小麦麦仁含水量调节到8%,10%,12%1,4%,16%,18%和20%7个水平,测定麦仁膨化品质。结果表明,在小麦麦仁品质和膨化压力等因素一致的条件下,小麦麦仁含水量对麦仁膨化品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最大的膨胀体积,鳞片大小和最小的未膨胀率在麦仁分含水量为16%取得。另外,膨化后的麦仁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都比未膨化麦仁粉低,膨化后的麦仁粉凝胶硬度和咀嚼性比原麦仁粉降低。
- 韩忠杰熊柳孙庆杰周幸芝
- 关键词:含水量
-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胚芽蛋白粉的酶改性工艺
- 2013年
- 酶法改性处理玉米胚芽蛋白粉,并比较改性前后玉米胚芽蛋白粉的功能性质。以改性时间、底物浓度和加酶量为响应因素,玉米胚芽蛋白粉凝胶硬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玉米胚芽蛋白粉酶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酶法改性玉米胚芽蛋白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3.18 h;底物质量分数10.88%;加酶量24.16 U/g,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凝胶硬度为98.13 g。改性后的玉米胚芽蛋白粉其功能性质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酶法改性玉米胚芽蛋白粉效果明显。
- 赵梅韩忠杰孙庆杰
- 关键词:酶改性功能性质
- 薏米粉及其淀粉的理化性质和淀粉消化性对比被引量:21
- 2012年
- 以薏米为原料,制取薏米粉和薏米淀粉,研究其理化性质和消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薏米粉与薏米淀粉理化性质和消化性有很大差别。薏米淀粉的黏度要高于薏米粉的黏度,薏米粉的峰值黏度与薏米淀粉相比降低了43.3%。相同温度下,薏米粉的溶胀度和可溶指数明显高于薏米淀粉。薏米粉中快速消化淀粉57.26%(基于总淀粉)、慢速消化淀粉37.17%、抗性淀粉5.57%,薏米淀粉中快速消化淀粉81.8%、慢速消化淀粉10.24%、抗性淀粉7.96%,故薏米淀粉比薏米粉更容易消化。
- 熊柳韩忠杰孙庆杰
- 关键词:薏米粉理化性质
- 醇法制取玉米胚芽蛋白的工艺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利用脱脂玉米胚芽粉采用醇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胚芽蛋白的制备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得出利用玉米胚芽粉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10∶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响应面优化的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料液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3.67%,液料比为10.25∶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06 h时,玉米胚芽蛋白的蛋白提取率达到最大。在最佳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1.87%,蛋白质质量分数达55.73%。
- 韩忠杰熊柳孙庆杰刘建辉
- 关键词:玉米胚芽蛋白制取工艺
- 三种糖醇对高粱淀粉糊化特性和凝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本文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物性测试仪(TPA)、差示扫描热量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不同浓度的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淀粉与糖醇比例为1:1、1:2、1:5,m/m),对高粱淀粉性质和高粱淀粉凝胶结构的影响。与原高粱淀粉相比,随着三种糖醇添加量的增加,相同温度下高粱淀粉的溶胀度下降,尤其是在75℃、85℃和95℃。RVA结果表明,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高粱淀粉的峰值黏度和衰减值下降,然而其糊化温度增加。糖醇使高粱淀粉凝胶的硬度升高,而且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而增加。DSC结果表明,添加三种糖醇后,高粱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止糊化温度,焓变均增加,而且随着糖醇添加量增加而升高。从SEM可知,添加糖醇后的高粱淀粉凝胶的微观结构变得更紧密。
- 于靖熊柳孙庆杰韩忠杰
- 关键词: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糊化特性
-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胚芽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被引量:6
- 2013年
- 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利用碱溶酸沉法从脱脂玉米胚芽粉提取分离蛋白的。运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pH值,液料比,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分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分析,设计pH值,液料比,温度和蛋白质提取率的响应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分离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pH值、液料比、温度。在最优条件为浸提时间60 min,pH 9,温度50.46℃、液料比10.79∶1(mL∶g)时,提取率为55.71%,纯度可达到90%左右。
- 赵梅韩忠杰孙庆杰
- 关键词:玉米胚芽分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