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振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SFC—云南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玉米
  • 3篇倒伏
  • 3篇抗倒
  • 3篇抗倒伏
  • 2篇玉米种
  • 2篇土壤
  • 2篇基因
  • 1篇带轮
  • 1篇底肥
  • 1篇行走轮
  • 1篇性状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亚种
  • 1篇叶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利用
  • 1篇营养利用率
  • 1篇营养体
  • 1篇有机肥

机构

  • 1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2篇魏振飞
  • 9篇李鹏
  • 9篇张润生
  • 9篇白永新
  • 8篇张建华
  • 3篇贾新宇
  • 2篇温日宇
  • 2篇朱骞
  • 2篇李东宣
  • 2篇郭盛
  • 2篇陈丽娟
  • 2篇李伟
  • 1篇熊海波
  • 1篇文建成
  • 1篇郭宝德
  • 1篇冀丽霞
  • 1篇张小玲
  • 1篇杨芬
  • 1篇吕永刚
  • 1篇吴超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玉米抗倒伏鉴定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玉米抗倒伏鉴定辅助器,解决在应用YYD‑1型茎秆强度测定仪测定玉米茎秆的抗弯折强度时缺少一种既能测量角度,又能调节高度的辅助器的问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是由可相对滑动的立柱和套管组成的,套管外表面连接有位...
白永新张润生魏振飞李鹏白宇皓张建华郭盛
文献传递
水稻光叶突变新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被引量:4
2015年
水稻叶片表皮毛突变体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细胞分化和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T-DNA标签技术获得的水稻光叶突变体(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稳定遗传)进行田间观测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突变体叶片毛状体类型和分布特征;并采用DNA-Walking和RT-PCR方法定位并克隆该突变体基因,通过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叶缘无毛,叶面毛状体缺失,缺失的毛状体类型主要为宏毛(即钩毛),但种子颖壳表面毛状体正常生长,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的光叶突变体;对T-DNA标签插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插入位点,表明突变体候选基因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克隆获得了c DNA序列,暂命名为GL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L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有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对GLL蛋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有一个PEX11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表明,GLL与预测的水稻中PEX11-5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本研究为解析水稻及单子叶植物中毛状体发育分子机制和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董陈文华张小玲朱骞熊海波魏振飞吕永刚张利东伍腾飞李伟吴超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
玉米品种抗倒伏关联特性的鉴定被引量:11
2016年
玉米倒伏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以植株特征、茎秆强度、根系状况、茎秆主要成分、籽粒品质等为要素,研究分析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茎秆抗拉弯强度与抗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作为抗倒性鉴定的指标之一;茎秆主要成分、籽粒品质与品种抗倒性没有相关性;气生根和不定根的生长数量、发育好坏影响玉米植株的抗倒性。
白永新张润生李鹏魏振飞白宇皓张建华郭盛
关键词:玉米抗倒伏
试述增施有机肥对旱作农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旱作区域降水量较少,长时间使用化肥,土壤会出现养分失调、板结等问题。本文对增施有机肥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了旱区增施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探究了增施有机肥对玉米产量造成的影响。
张润生白永新李鹏魏振飞贾新宇张建华
关键词:有机肥旱作农田土壤环境玉米产量
不同品种玉米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采用裂区设计,对大丰30、登海618、利民33、瑞普959、先玉335、郑单958等6个玉米品种,在6.0万,6.5万,7.0万,7.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玉米品种单株叶面积和穗长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穗位、秃尖长度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在6.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种植大丰30、先玉335、瑞普959,在7.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种植郑单958可以获得高产。
张润生白永新李鹏魏振飞白宇皓温日宇贾新宇张建华
关键词:种植密度农艺性状
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鉴定与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鉴定和比较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方法]根据玉米自交系、杂交种茎杆抗拉弯强度,比较了107份自交系和13份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结果]107个自交系中,有14个自交系抗拉弯强度值在4.0 kg以上。13个杂交种中,登海618、瑞普959、大丰30、大丰26、太玉339抗倒性表现较好,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结论]抗拉弯强度值越高,抗倒伏能力越强。抗拉弯强度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抗倒伏能力鉴定的依据之一。
白永新张润生李鹏魏振飞张建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抗倒伏
浅议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方向被引量:19
2019年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也是国民的重要粮食之一。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不断优化、产量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玉米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越来越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玉米育种的思路以及目标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玉米育种的发展现状与方向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玉米育种的发展现状、趋势、方向以及加强我国玉米育种的有效举措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李鹏白永新张润生魏振飞张建华
关键词:玉米育种
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藜麦与大豆套作的种植方法,涉及套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犁地,犁地后施底肥和微生物菌剂混合物;选种、拌种和播种:播种密度为大豆每穴2‑3颗种子,藜麦播种量为250‑350g/亩;间苗和补...
魏振飞张润生李鹏白永新温日宇张魏斌程宏
粳稻亚种内杂种劣势遗传特性分析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
2020年
杂种劣势是存在于自然种群之间的一种合子后生殖障碍,水稻杂种劣势的研究有利于探讨种间、亚种间和亚种内杂交不亲和原因,对建立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三个韩国粳稻劣势亲本"Aranghyangchalbyeo"(CH7)、"Sanghaehyangheolua"(CH8)和"Shinseonchalbyeo"(CH9)及其杂交后代(F1, F2)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比较,解析水稻粳稻亚种内杂种劣势的遗传模式;同时利用单倍型分析和图位克隆比对,探明CH8和CH9两个劣势亲本中所携带的劣势相关基因序列差异。结果表明,携带劣势基因的亲本自身生长正常,但正反交后F1表现稳定且明显的杂种劣势,F2群体中劣势植株与正常植株呈现9:7的分离,推断该杂种劣势的表型由两个互补的显性基因控制;劣势亲本CH8第1号染色体携带了稀有的劣势基因Hwc1;劣势亲本CH9不携带Hwc1和Hwc2基因,可能携带了其他劣势基因。该结果为揭示杂种劣势的基因多样性及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郭效琼李梦婷魏振飞朱骞李伟Sadia Nadir周丽冯天文建成陈丽娟李东宣
关键词:粳稻基因克隆
一种玉米种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种植机,包括车架,车架的底端左侧设有破土杆,破土杆的底端设有破土刀,破土刀的后侧端设有播种管,播种管是倾斜设置,车架的底端右侧设有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吊杆,第二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喷洒装置,喷洒装置的...
李鹏白永新张润生魏振飞张建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