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晖
-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复合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麻醉前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B组、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A组、B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的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术中均用乳酸钠林格液维持。监测3组产妇麻醉前(T_1)、注射麻醉药物后1 min(T_2)、3 min(T_3)、5 min(T_4)、15 min(T_5)、30 min(T_6)的收缩压及心率。并监测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p H、Pa CO_2、Pa O_2、碱剩余(BE),评估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HR。结果 3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收缩压及心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A组产妇的收缩压变化幅度小;B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前半程较平稳,但是在麻醉15 min(T_5)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C组产妇的收缩压在麻醉后即开始出现剧烈下降;3产妇的心率在整个过程的变化幅度均小。A组无在麻醉后及术中发生剧烈血压下降而需要使用麻黄碱的病例,B、C组使用麻黄碱的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 H、Pa O_2、BE值及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B、C组(P<0.05)。结论静脉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和麻黄碱对剖宫产术中产妇的低血压有防治作用,且有利于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稳定和提供足够氧供。
- 黄珩陈俊李萌黄金晖何艺黄格
-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麻黄碱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