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淼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基因
  • 3篇大豆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理
  • 1篇药理特性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玉米
  • 1篇玉簪
  • 1篇园艺
  • 1篇植物转基因
  • 1篇伸长
  • 1篇内生菌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农杆菌介导法
  • 1篇热激

机构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于淼
  • 3篇刘树英
  • 3篇刘洪章
  • 3篇王丕武
  • 3篇徐丽萍
  • 2篇曲静
  • 2篇吴楠
  • 1篇刘淑艳
  • 1篇陈光
  • 1篇姚丹
  • 1篇尤江峰
  • 1篇杨振明
  • 1篇宋阳
  • 1篇邓承昊
  • 1篇林楠
  • 1篇于洋
  • 1篇夏菁
  • 1篇刘明慧
  • 1篇郑婷婷

传媒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颉颃菌株的筛选
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其内生菌由于与药用植物的协同进化,可能具有与宿主植物相似的活性成分,本文对采自吉林农业大学药园的藿香(Agastache rugosa)、千叶蓍(Achillea milleflium)、黄...
于淼刘淑艳
关键词:药用植物内生菌
文献传递
玉簪属植物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简单阐述玉簪属植物的分类及其在园艺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其在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发现目前对玉簪属植物的药理开发还不够,应加大力度;最后对玉簪属植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以后玉簪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于淼于洋徐丽萍刘洪章刘树英
关键词:园艺药理特性
紫萼玉簪根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2015年
以紫萼玉簪根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方法,研究紫萼玉簪根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对玉簪属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紫萼玉簪根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5,总黄酮得率25.48mg/g。
于淼徐丽萍刘洪章刘树英
关键词:总黄酮
常见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及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该研究总结了目前最常见的几种植物转基因方法: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聚乙二醇介导法、病毒介导法的遗传转化原理,及其适用范围、应用实例和发展过程,并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徐丽萍刘树英于淼刘洪章
关键词:转基因方法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
铝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对大豆根伸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当土壤中pH<5时,铝被释放到土壤溶液中,并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试验主要对植物体内铝胁迫下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3种关键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O供体(SNP)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并对抗氧化系统保护酶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铝也可以诱导大豆在12 h产生大量NO,说明NO在缓解植物铝毒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于淼刘明慧夏菁邓承昊尤江峰杨振明陈光
关键词:大豆铝胁迫一氧化氮抗氧化系统
大豆热激蛋白基因HSP17.4的耐热功能鉴定被引量:9
2018年
为研究小热激蛋白基因HSP17. 4在大豆热生物胁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植物过表达载体p CPB-HSP17. 4和RNA干扰表达载体p CPB-HSP17. 4-RNAi导入受体大豆JN18中。经PCR检测,获得T0代阳性植株13株,T1代阳性植株26株,T2代阳性植株39株。T1、T2代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目标基因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P17. 4基因在转化植株的叶、茎中均有表达。在42℃高温胁迫下,与未转化植株相比,T1、T2转过表达植株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未转化植株的813%和793%,转RNAi表达植株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未转化植株的49. 77%和52. 81%。耐高温鉴定结果表明,转过表达HSP17. 4基因提高了植株的耐高温能力。
戎洁王丕武吴楠曲静于淼冯咏琪
关键词:大豆小分子热激蛋白耐热性
抗虫基因Cry8-like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及抗虫性初步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无缝克隆技术把抗虫基因Cry8-like重组到pCAMBIA3301载体上,成功构建了含有抗草铵膦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RSP-Cry8-like-nos。将该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两个受体大豆品种吉农28和吉农42中,经PCR检测,吉农28和吉农42分别获得了17株和13株T_1阳性植株,36株和25株T_2阳性植株。T_2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Cry8-like在转基因植株幼根得到了表达,而非转化受体对照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室内抗暗黑鳃金龟幼虫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提高了抗暗黑鳃金龟幼虫的能力。
林楠吴楠冯咏琪于淼戎洁敖振超闫鸽姚丹曲静王丕武
关键词:大豆抗虫性
吉林省玉米骨干自交系耐冷性的鉴定被引量:1
2019年
早春低温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吉林省玉米骨干自交系能在耐冷玉米新品种选育中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室内与大田相结合的低温鉴定模式,分别测定玉米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苗期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苗干重,统计田间出苗率和苗高,对80份吉林省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耐冷能力鉴定。鉴定结果表明:80份自交系可分为耐冷性强、中等耐冷、冷敏感和超冷敏感4类,其中耐冷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有 8 份,分别为丹 340、自 330、吉 818、MD22.335 ?、KW5G321、KW1A139、K1O。
郑婷婷宋阳于淼王丕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耐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