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贤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遵化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小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术后
  • 2篇化疗
  • 2篇放疗
  • 2篇非小细胞
  • 1篇定植菌
  • 1篇新辅助放化疗
  • 1篇亚群
  • 1篇术后肺部感染
  • 1篇气道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亚群
  • 1篇联合放疗
  • 1篇联合根治术
  • 1篇联合化疗

机构

  • 4篇遵化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刘淑贤
  • 3篇王立国
  • 1篇张琦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益肺清化颗粒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术后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益肺清化颗粒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术后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4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肺清化颗粒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1、3、5年生存率,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3、5年后,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CEA、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IgG、IgA和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IgG、IgA和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gG、IgA和IgM水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清化颗粒联合化疗用于小细胞肺癌术后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张琦刘淑贤王立国郎艳艳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坏死因子-Α癌胚抗原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Ⅰ/Ⅱ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7年
目的 对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Ⅰ/Ⅱ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确诊为Ⅰ/Ⅱ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2组患者均采用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在根治术基础上联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根治术基础上联合放化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75%,研究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第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Ⅰ/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可在-定程度上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琦刘淑贤王海玲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
奥沙利铂联合放疗对NSCLC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与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免疫功能与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NSCLC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放疗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组在放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比较2组血常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免疫指标、Bcl-2、Bax表达、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ECOG评分、Bcl-2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放疗组(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QOL评分、Bax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放疗组(P<0.05)。2组治疗后NK细胞和T淋巴细胞高于治疗前,但联合组T淋巴细胞低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放疗组(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放疗治疗NSCLC,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Bcl-2、Bax的表达能够作为检测NSCLC恶性潜能的重要指标。
刘淑贤张琦王立国郎艳艳
关键词:奥沙利铂放疗BAXT淋巴细胞亚群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致病性气道定植菌的关系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致病性气道定植菌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NSCLC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有无肺部感染,分成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分析2组是否存在致病性气道定植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NSCLC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气道定植菌量与痰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6(IL-26)、IL-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180例患者中,有15例(8.33%)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另外165例(91.67%)无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组年龄≥75岁、术中未行淋巴结清扫、有致病性气道定植菌占比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P<0.01)。年龄≥75岁、致病性气道定植菌是NSCLC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淋巴结清扫是保护性因素(P<0.05,P<0.01)。肺部感染组痰液内TNF-α、IL-26、IL-8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1)。气道定植菌量与痰液内TNF-α、IL-26、IL-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致病性气道定植菌是NSCLC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风险,且肺部感染者的气道定植菌量与痰液内TNF-α、IL-26、IL-8水平有相关性。
张琦刘淑贤王立国郎艳艳
关键词:肺部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