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妍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腔内
  • 2篇宫腔
  • 2篇宫腔内
  • 2篇宫腔内人工授...
  • 1篇顶体
  • 1篇顶体反应
  • 1篇顶体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血清白细胞介...
  • 1篇早期流产
  • 1篇治疗疗效
  • 1篇妊娠率
  • 1篇生化
  • 1篇生化妊娠
  • 1篇授精
  • 1篇受精
  • 1篇透明质酸
  • 1篇排卵

机构

  • 5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唐妍
  • 3篇何茜冬
  • 2篇黄立光
  • 2篇张汉奎
  • 2篇郑妍
  • 1篇欧美珍
  • 1篇黄瑾
  • 1篇苏园园
  • 1篇罗少玲
  • 1篇黄彦清
  • 1篇王晶晶
  • 1篇刘君
  • 1篇阳丽君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妇产与遗传(...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季节因素对男性精子受精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中山地区不同季节不孕门诊男性患者精子受精功能的变化,为自然受孕及辅助生殖治疗的最佳受精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不孕门诊采集的精液标本7109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春季(3月至5月)2772份,夏季(6月至8月)1885份,秋季(9月至11月)1579份,冬季(12月至次年2月)873份。对所有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其中414份标本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测定,275份进行诱发精子顶体反应测定,449份进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测定。结果前向运动(PR)精子数量夏季[(86.8±79.4)×10^(6)个]明显少于春季[(95.11±78.9)×10^(6)个]、秋季[(94.4±81.7)×10^(6)个]、冬季[(100.9±81.5)×10^(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秋、冬、春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顶体酶定量测定值春季[(79.7±30.4)μIU/10^(6)精子],高于夏季[(74.1±34.7)μIU/10^(6)精子]、秋季[(72.4±33.9)μIU/10^(6)精子]、冬季[(71.5±33.1)μIU/10^(6)精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夏、秋、冬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精子顶体反应测定值春季[(44.0±14.1)%]和冬季[(46.8±17.2)%]高于夏季[(38.1±11.6)%]和秋季[(41.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春季和冬季及夏季和秋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透明质酸结合测定值春季[(57.3±12.3)%]和冬季[(57.4±12.2)%]高于夏季[(49.2±15.3)%]和秋季[(51.8±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春季和冬季及夏季和秋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季节因素对不孕门诊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及受精功能有影响。整体而言,春、冬季的精子受精功能比夏、秋季要更好,春、冬季是临床受孕的好时机。
赵晋黄立光黄泗翀关艺青邓泽桦张汉奎唐妍
关键词:精子顶体酶
诱发排卵治疗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诱发排卵的门诊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OHSS将165例患者分为两组,OHSS组23例,非OHSS组142例,分别检测诱发排卵周期中HCG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IL一6水平及≥14mm卵泡数,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三者对OHS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OHSS组患者HCG日血清IL-6、E2水平和≥14mm卵泡数显著高于非OHSS组(P〈0.05),分别为(187.0±34.6VS110.5±30.0)pg/mL、(1563.5±626.0VS587.1±384.6)pg/mL、(5.0±1.4VS1.7±0.9)个。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IL-6为0.951(95%CI:0.895-1.006,P〈0.001);E,为0.913(95%CI:0.860~0.9660,P〈0.001);≥14mm卵泡数为0.974(95%CI:0.943—1.004,P〈0.001)。结论在诱发排卵的不孕患者中,HCG日血清IL-6的水平也可用于预测0HSS的发生。
何茜冬唐妍郑妍黄彦清欧美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雌二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内膜在子宫腺肌病治疗疗效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探讨子宫内膜消融在HIFU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JC200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治疗107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按治疗后复查MRI增强显示有没有消融子宫内膜分为单纯HIFU治疗病灶组(A组)和HIFU治疗同时进行子宫内膜消融组(B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107例患者,完成随访105例患者,其中A组36例,B组69例。病灶的吸收情况B组显著优于A组,在术后6月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月,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 05);经量的变化方面,术后3月时B组有60. 9%的患者经量减少(P <0. 05),而A组仅44. 4%,术后6月及12月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 0. 05);痛经缓解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感染情况B组继发感染1例,发生率1. 4%。进一步将子宫内膜消融组分为子宫内膜消融范围<50%和> 50%两组,两组之间HIFU术后3月、6月、12月经量变化,病灶范围,痛经症状有无缓解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IFU是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无创、有效、可行手段。HIFU治疗同时进行子宫内膜消融更利于病灶的缩小,控制症状,且未增加术后感染概率,然而当子宫内膜消融面积> 50%,其经量变化、病灶范围、痛经缓解率并没有显著优于子宫内膜消融面积<50%时,这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研究。
苏园园刘君唐妍阳丽君黄瑾罗少玲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
禁欲天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禁欲天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男方精液参数正常,因女方排卵障碍或宫颈因素或不明原因不孕行IUI助孕治疗不孕夫妇的数据,按禁欲天数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禁欲天数≤2d)、B组(禁欲天数3~5d)、C组(禁欲天数>5d),比较三组之间的妊娠率。结果:共纳入106例(190周期)患者,其中A组27周期,B组110周期,C组53周期,三组处理前以及处理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随着禁欲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处理前分别为:55.6±37.6、65.0±41.5和102.1±65.5(×10~6),处理后分别为20.7±12.6、22.7±12.2和30.7±14.5(×10~6),P均<0.05]。三组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2.2%(6/27)、10.9%(12/110)和15.1%(8/5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临床妊娠组(n=26)与无妊娠组(n=164)两组间的禁欲天数,结果提示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4.0(2.8,7.0)比4.0(3.0,6.0),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禁欲天数并不与IUI妊娠率相关。结论:对于男方精液参数正常的不孕夫妇来说,随着禁欲天数的增加,处理前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增加。禁欲天数≤2d可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然而不同的禁欲天数之间比较,其周期妊娠率无显著差异,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唐妍何茜冬郑妍张婷婷黄立光张汉奎赵晋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
人工授精妊娠病例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后妊娠女方的临床数据和随访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9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后妊娠的不孕夫妇共154对,实施165周期IUI结局均为妊娠,随访至2020年12月。按早期妊娠是否丢失分组,早期妊娠丢失组包括生化流产组和临床流产组。回顾性分析165周期的数据,备选变量兼顾临床意义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结果早期妊娠丢失组和无丢失组的女方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沉、D-二聚体、基础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促甲状腺激素(TSH)、不孕年限、自然流产次数、不孕类型、方案类型、诱发排卵(OI)方案、黄体支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病因分类单因素分析在早期妊娠丢失组和无丢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病因参数进入向后逐步回归模型,随访至2020年12月已有143例活产分娩。结论回顾性有限数据提示女方的不孕病因可能是IUI助孕妊娠后影响早期结局的因素,IUI妊娠后绝大部分病例获得活产分娩。
何茜冬屠小明唐妍张婷婷王晶晶叶云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早期流产生化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