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致密储层地层参数对体积压裂缝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致密储层的关键地层参数如何影响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效果这一问题,应用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和储层压裂裂缝启裂和延伸基本原理,建立了岩石脆性系数、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天然裂缝密度3个地层参数对缝网影响的模拟模型,计算和评价了页岩储层的缝网效果,分析了3个地层参数不同情况下对缝网的有效压裂体积、增产储层体积、增产储层体积百分比等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算例分析认识到:岩石脆性系数越大或者水平应力差异系数越小,分支缝密度会越大,缝网区域半长相反越小,早期生产优于后期;天然裂缝密度越大,近井缝网沟通越密集,缝网区域外仍可参与渗流,由此可弱化缝网半长。模型的建立和参数影响分析可以为现场提供参考依据。
- 郭小哲赵刚刘学锋王晶孔祥明江彩云
- 关键词:体积压裂岩石力学渗流
- 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组布井参数研究
- 2016年
- 为定量评价布井参数对页岩气储层井组生产的影响程度,应用页岩气储层特殊渗流理论,运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压裂水平井组双重介质概念模型,进行了布井方式、裂缝连通程度、等井间距、总井间距固定下的不等井间距、等水平段长度、总水平段长度固定下的不等水平段长度等6个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影响水平井组生产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井间距是第一关键因素,水平段长度是第二关键因素,井间距扩大到500m,水平段长度设置为1200m以上,间隔交错布井方式生产效果最佳;井间裂缝重叠区域较大时增产效果明显;在总井间距固定时布置不等井间距井网,适当增大最大井间距可提高开发效果;总水平段长度固定时布置不等水平段长度井网,且水平段外侧长中间短的井组生产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页岩气储层压裂水平井网部署提供了参考。
- 郭小哲张子明孔祥明刘学锋张文昌
-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井组布井压裂数值模拟
- 基于专利分析的纳米采油技术发展趋势被引量:8
- 2017年
- 随着致密、页岩、深部等油气难开采储层的战略接替,纳米采油技术依赖其超常特性或将开辟石油工业的新局面。为研究其前沿技术价值,应用汤森路透专利数据库,生成纳米采油技术专利地图,通过筛选和分析,归纳了18项关键技术;划分出3个发展阶段,目前处于纳米采油规模产业起步阶段;从专利权人角度分析竞争格局,贝克休斯、哈里伯顿、斯伦贝谢三大油服公司处于较强优势,中国占有一定比例,但涉及公司较分散;对磁性纳米、地层纳米处理剂、井筒纳米处理剂、纳米驱油、纳米支撑剂5个专项技术进行重点分析,从专利数和施引量研究了发展历程和具有影响力的专利权人,横向对比分析了竞争局势;通过5个专项技术专利数的叠加与总专利数的对比,得出纳米采油技术发展规律,进行趋势预测,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 郭小哲韩文磊牛慧珍孔祥明
- 关键词:采油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