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莲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退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吸收
  • 1篇牙移动
  • 1篇牙周
  • 1篇诱导大鼠
  • 1篇增殖
  • 1篇正颌
  • 1篇软骨
  • 1篇软骨退变
  • 1篇软骨细胞
  • 1篇上气道
  • 1篇手术
  • 1篇双颌手术
  • 1篇疼痛
  • 1篇颌骨
  • 1篇颌关节
  • 1篇颞下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5篇孙莲
  • 2篇王华
  • 2篇张卫兵
  • 1篇孙雯
  • 1篇郭爱军
  • 1篇李丹丹
  • 1篇潘永初
  • 1篇王林
  • 1篇郭松松
  • 1篇王华

传媒

  • 4篇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开诱导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样退变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过度张口对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建立异常负荷导致的关节炎动物模型。方法 10只6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被动张口3 h/d,持续5 d,开口度达25 mm。使用Micro-CT对髁突软骨下骨骨密度进行分析,使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髁突软骨细胞和细胞基质变化。结果实验组软骨下骨表面界限模糊,骨密度下降,关节后区有组织缺损。实验组关节软骨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软骨层厚度变薄,尤其表现于增殖层的变薄。结论实验性开可以导致大鼠颞下颌关节出现早期的关节炎样变化,这一模型将有助于阐明异常负荷所致的颞下颌关节炎软骨破坏内在机制的研究。
孙莲张卫兵王林
关键词:动物模型
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牙周表型的评估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牙周表型的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患者拔牙矫治后上切牙区唇侧骨开裂、骨开窗及牙根吸收情况。方法研究纳入24例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患者,通过术前CBCT和数字化印模数据的重叠,对前牙牙龈厚度进行无创的定量测量。根据术前上中切牙牙龈厚度将研究对象分为薄龈生物型组(牙龈厚度<1.5 mm)和厚龈生物型组(牙龈厚度≥1.5 mm)。使用CBCT测量正畸治疗前后上切牙唇侧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及牙根吸收的程度。结果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患者术前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为31.2%和18.8%,经拔牙正畸治疗后增加至75.0%和20.8%。薄龈生物型组术后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为(3.19±0.43)mm,显著高于厚龈生物型组((2.16±0.11)mm)。当治疗前上切牙唇倾度U1-PP≤120°时,厚型组平均牙根吸收量高于薄型组且牙根吸收量与牙龈厚度成正相关。结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患者经拔牙正畸治疗后上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开窗、骨开裂及牙根吸收均加重,其中薄龈生物型组垂直牙槽骨吸收风险较大,厚龈生物型组骨开窗及牙根吸收风险较大。
郭爱军张珂绮孙莲孙莲
关键词:牙根吸收
骨性Ⅲ类患者双颌正颌手术后上气道形态变化与颌骨移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探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上气道形态变化,以及颌骨移动与气道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4例Ⅲ类双颌手术患者(男性21例,女性23例)。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内CBCT数据,使用Dophin3D 11.95软件行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上气道手术前后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气道变化与颌骨移动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者的上气道容积、正中矢状面纵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明显减少(P<0.01)。口咽区容积变化量与B点的变化量相关(P<0.05)。随B点后退量的增加,上气道容积降低的显著性增加,当B点后退量>7 mm时,上气道各区域容积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患者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的危险程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骨性Ⅲ类双颌手术可降低患者的上气道容积。术后上气道容积减少量与B点后退量相关。当行大量下颌后退(>7 mm)时,可造成上气道容积的显著减低,增加OSAHS患病风险。对上气道有狭窄倾向的患者,应适当调整方案以减少气道风险。
李根郭松松蔡观慧孙莲孙雯王华
关键词:双颌手术上气道CBCT
TREK-1介导大鼠牙移动颅面疼痛的机制研究
2017年
目的建立大鼠牙移动所致的颅面疼痛模型,阐明离子通道TREK-1在介导颅面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8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单纯加力组、对照组、氟西汀(Fluoxetine)治疗组和奎尼丁(Quinidine)治疗组。根据X线片测量牙移动的距离;使用RGS大鼠疼痛级别评价指数进行疼痛评价;使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周组织中TREK-1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随加力时间增加而增大,且在14 d达到最大量的前移;加力组大鼠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加力3 d时,疼痛最明显;加力3 d时,第一磨牙根间牙周组织血管壁高表达TREK-1;TREK-1的化学性抑制剂氟西汀(Fluoxetine)和奎尼丁(Quinidine)均能降低牙移动引起的疼痛,且不影响牙移动的速度和距离。结论 TREK-1介导大鼠牙移动过程中颅面疼痛的产生,通过抑制TREK-1可以在不影响牙移动效率的基础上缓解牙移动引起的颌面部疼痛。
喻爱霞孙莲赵晶王华潘永初张卫兵
关键词:TREK-1
RKIP在异常负荷所致的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机制研究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steoarthritis,OA)是一类严重影响日常咀嚼、语言功能的骨关节病,其病程迁延,临床常发生开口弹响、疼痛和运动受限,其中过大负荷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主要的病因。MAPK通路的持续激活...
孙莲
关键词:髁突软骨细胞RKIP细胞增殖胞外基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