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找矿
  • 3篇矿床
  • 2篇银铅锌
  • 2篇银铅锌矿
  • 2篇铅锌矿
  • 2篇锌矿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豆角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氧化态
  • 1篇银多金属矿
  • 1篇银铅锌矿床
  • 1篇元素分带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分光...
  • 1篇找矿标志
  • 1篇找矿方向

机构

  • 5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5篇张一
  • 4篇李香资
  • 4篇岑朝正
  • 4篇权知心
  • 3篇丁军召
  • 1篇李文智
  • 1篇班宜红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蒙古开花山-豆角山地区银多金属矿找矿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北缘阴山隆起东部、临河—集宁—尚义东西向深大断裂以南。划属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3)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燕山期金多金属成矿带(Ⅲ10)中部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是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低温热液银金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成矿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本文重点以研究区内开花山九龙湾银多金属矿床和豆角山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两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分别从地质、物探、化探三方面指出了区内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建立了区内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该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区内及相似成矿背景区域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岑朝正权知心李香资张一王瑾彭志阳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内蒙古索家沟玄武岩覆盖区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被引量:6
2019年
索家沟银铅锌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阴山隆起东部。银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玄武岩覆盖层下北西向断裂构造带及燕山晚期酸性岩体上侵形成的张裂隙内。据现有钻探工程初步估算银金属量为1 404 t(大型);铅+锌28万t(中型)。在分析索家沟银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矿与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活动有关,属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银铅锌矿床,并进一步指出了找矿标志。
权知心李香资岑朝正丁军召张一王瑾
关键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铅矿石中可溶性氧化态和硫化态铅的物相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选择性浸取实验,提出了铅矿石中铅的物相分离方法。采取乙酸铵、乙酸及抗坏血酸混合液浸取,分离出了可溶性氧化态铅。滤渣通过乙酸铵、乙酸及过氧化氢混合液浸取,分离出硫化态铅,剩余的残渣即为难溶态的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氧化态和硫化态铅的含量,考察了浸取液中各组分含量以及浸取时间的不同对铅物相浸取的影响,优化了浸取条件:可溶性氧化态铅可通过质量浓度0.002 g/mL抗坏血酸、0.15 g/mL乙酸铵和体积分数3%乙酸溶液浸取矿石得到,残渣继续通过0.15 g/mL乙酸铵、体积分数5%乙酸和10%过氧化氢浸取,可得到硫化态的铅。
丁真贞张一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内蒙古曹四夭钼矿床元素分带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
2013年
河南省地勘二院新发现的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钼矿是一个超大型斑岩型矿床,目前圈定钼矿体分布面积2.22 km2,东西长1994 m,南北宽1612 m,平均厚度508 m,共估算(333)钼矿石量225万吨,钼金属资源量175万吨,平均品位0.078%。对该钼矿体元素分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1)元素围绕钼矿体呈规律环状分带现象;2)从中心向外围由高温元素到中低温元素呈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3)围绕钼矿体有高中低温矿产分带规律,应注重对成钼作用同期形成的铅锌金等多金属矿产的找寻;4)标型元素比值可以有效圈定钼矿体边界及指示岩浆运移通道;5)矿体主要产出于燕山期少斑花岗斑岩外接触带,构造-岩浆岩带是钼矿床产出的有利场所;6)大同—尚义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相关联的小岩枝上侵部位是寻找类似矿床的重要找矿方向。
李文智班宜红李香资权知心丁军召岑朝正张一
关键词:矿体特征元素分带找矿方向
内蒙古索家沟银铅锌矿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索家沟银铅锌矿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一新发现的矿床,据现有钻探工程初步估算银金属量1404 t,平均品位为232.99×10^-6;铅+锌的金属量28万吨,平均品位为4.70×10^-2。银达到大型规模,铅+锌达中型规模。对该矿床的矿石样品进行了光薄片鉴定及化学全分析、光谱全分析、组合分析测试等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矿床的有用元素为Ag,共(伴)生Pb、Zn;银与方铅矿、闪锌矿密切相关,多分布于闪锌矿及方铅矿间隙内,少部分包裹在方铅矿、石英中;成矿可分为两期(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期)。矿床成因为与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型矿床。
权知心李香资岑朝正丁军召张一王虎强
关键词:矿石特征矿床成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