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纤维化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肝损伤
  • 3篇肝纤维化
  • 3篇白花蛇
  • 3篇白花蛇舌草
  • 2篇首乌
  • 2篇鼠肝
  • 2篇小鼠
  • 2篇六味五灵片
  • 2篇结肠
  • 2篇苦参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胶囊
  • 2篇何首乌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多糖
  • 1篇氧化苦参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30...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解放军302...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张振芳
  • 10篇柏兆方
  • 7篇肖小河
  • 5篇崔鹤蓉
  • 5篇刘慧敏
  • 4篇王伽伯
  • 3篇李光全
  • 3篇尹萍
  • 2篇章从恩
  • 2篇王家葵
  • 2篇王亚
  • 1篇王睿林
  • 1篇张龙霏
  • 1篇孙小茗
  • 1篇郭玉明

传媒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花蛇舌草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肠炎的疗效评价
[背景和目的]:白花蛇舌草,始载于《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恶性肿瘤、胃肠炎等病症.现代研究认为,白花蛇舌草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移植性肿瘤的增生.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Oldenland...
张振芳赵宏伟柴煊崔鹤蓉孟雅坤刘慧敏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苷泰胶囊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苷泰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将连续8周ip CCl4成功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秋水仙碱(2 mg·kg-1),苷泰胶囊低、高剂量组(230,460 mg·kg-1),每组12只,另设同批次正常大鼠12只为正常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各组均按给定剂量ig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血取肝。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的含量;采用碱水解法处理肝组织后测定其羟脯氨酸(Hy P)的含量;同时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法对肝组织染色,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CⅣ和PCⅢ的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Hy 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较为明显,肝脏中胶原沉积较多;与CCl4模型组比较,苷泰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CⅣ和PCⅢ的水平(P<0.05,P<0.01),同时可使肝组织中Hy P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苷泰胶囊能明显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肝脏中胶原沉积。结论:苷泰胶囊能够有效地减轻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李光全刘慧敏崔鹤蓉张振芳桑秀秀王家葵柏兆方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层粘蛋白羟脯氨酸
PPAR-γ依赖的何首乌免疫性特异质肝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的免疫性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何首乌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将7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LPS组(2.8 mg·kg^(-1))、何首乌组(生药2.16 g·kg^(-1))、PPAR-γ激动剂组(0.5mg·kg^(-1))、PPAR-γ激动剂+LPS组(0.5 mg·kg^(-1)、2.8 mg·kg^(-1))、何首乌+LPS组(生药2.16 g·kg^(-1)、2.8 mg·kg^(-1))及何首乌+LPS+PPAR-γ激动剂组(生药2.16 g·kg^(-1)、2.8 mg·kg^(-1)、0.5 mg·kg^(-1))。按组别分别灌胃给予PPAR-γ激动剂,每日1次,连续给药2天,第3天除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外,按组别分别灌胃何首乌,3 h后按组别尾静脉注射LPS,7 h后采用戊巴比妥钠将大鼠麻醉,下腔静脉取血并采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肝组织切片检查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PPAR-γ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的表达。结果显示,肝组织PPAR-γ表达量与何首乌免疫性特异质肝损伤呈负相关,给予PPAR-γ激动剂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大鼠血浆中ALT和AST水平(均P<0.05),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显著促进肝组织PPAR-γ的表达并抑制NF-κB p65的表达(均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均P<0.05)。研究结果提示,何首乌免疫性特异质肝损伤的发生与PPAR-γ通路异常抑制和相关炎症因子过表达有关,PPAR-γ激动剂可逆转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为阐释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机制和寻找配伍减毒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贺兰芝尹萍孟雅坤张振芳刘慧敏崔鹤蓉倪昊天王伽伯肖小河柏兆方
关键词:何首乌PPAR-Γ激动剂P65
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16年
系统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效性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全面收集有关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0月29日。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7个RCTs,共1 02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其中治疗组529例,对照组492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不仅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SMD=-1.26,95%CI(-1.92,-0.59),P=0.000 2]、LN[SMD=-1.55,95%CI(-2.27,-0.83),P<0.000 1]、PC-III[SMD=-1.39,95%CI(-2.21,-0.58),P=0.000 8]、IV-C[SMD=-1.49,95%CI(-2.25,-0.72),P=0.000 1];还可以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SMD=-1.17,95%CI(-1.41,-0.94),P<0.000 01]、AST[SMD=-1.25,95%CI(-1.54,-0.96),P<0.000 01]、TBIL[SMD=-0.87,95%CI(-1.21,-0.53),P<0.000 01];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59,95%CI(2.05,10.25),P=0.000 2];但并不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OR=1.51,95%CI(0.96,2.39),P=0.0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虽然近年来RCTs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需从临床设计的科学性、报告的规范性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研究水平。
刘慧敏郭玉明王睿林张振芳章从恩黄奕雪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关键词:六味五灵片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META分析
苷泰胶囊对GalN/LPS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观察苷泰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GalN)联合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环醇阳性药对照组(10mg·kg^(-1))和苷泰胶囊低、高剂量(300、3000mg·kg^(-1))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各组小鼠均按给定药物、剂量灌胃7日,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GalN(800mg·kg^(-1))和LPS(10μg·kg^(-1))。给药4h后取血取肝。通过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HE染色结果评价苷泰胶囊对肝损伤的保护效果。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TNF-α、IFN-γ、CD14和TLR4等基因的表达。结果:苷泰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ALT、AST水平(P<0.05或P<0.01),改善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同时下调TNF-α、IFN-γ、CD14和TLR4等基因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苷泰胶囊对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LPS受体CD14、TLR4mRNA表达,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抑制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李光全崔鹤蓉刘慧敏张振芳孟雅坤桑秀秀柏兆方王家葵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对四氯化碳(CCl_4)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药组(2 mg·kg^(-1)),甘草酸铵组(15 mg·kg^(-1)),苦参素组(30 mg·kg^(-1)),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15 mg·kg^(-1)+30 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等同于临床剂量的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对照。通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乙酰胆碱酯酶(Ach 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内毒素(LPS)变化趋势。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IL-6,Ach E,LPS,HMGB1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病变较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胶原面积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IL-6,Ach E,LPS,HMGB1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P<0.05),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胶原面积明显降低;同时苦参素组与模型组比Ach E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与苦参素组比Ach E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铵联合苦参素可抗由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主要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体内LPS的含量和降低IL-6,HMGB1的表达来实现的,并且联合用药可改善临床上单独使用苦参素降低乙酰胆碱酯酶下降的情况。
孟雅坤柴煊赵宏伟张振芳章从恩崔鹤蓉王亚李光全柏兆方肖小河
关键词:甘草酸铵苦参素
基于免疫调控的六味五灵片对何首乌致大鼠特异质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基于内毒素脂多糖(LPS)模型,探讨六味五灵片对何首乌致大鼠特异质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2.8 mgNg)组,单独何首乌(生药2.16 gNg)组,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 g/kg)组,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 gNg)+六味五灵片低、中、高剂量(0.4、0.8、1.6 g/kg)组及LPS(2.8 mg/kg)+何首乌(生药2.16g/kg)+阳性药联苯双酯(2mg/kg)组。按组别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六味五灵片和联苯双酯,每日1次,连续给药2d,第3天除对照组和LPS组ig等量蒸馏水外,按组别分别ig给予何首乌醇提物,3 h后按组别尾ivLPS,给予LPS7 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并采集肝组织标本。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分析肝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结果六味五灵片能明显降低何首乌诱导的特异质肝损伤大鼠血浆中ALT和AST水平(P<0.05),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明显抑制NF-κB p65的表达(P<0.05),同时明显降低血浆中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P<0.05、0.01)。结论六味五灵片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防治何首乌诱发的特异质肝损伤。
贺兰芝孟雅坤张振芳韩延忠王亚伍珊娜孙小茗肖小河王伽伯柏兆方
关键词:六味五灵片何首乌脂多糖
木犀草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1
2016年
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CCK-8法检测Lut对L0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APAP诱导L02细胞损伤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细胞形态学、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Lut对APAP诱导的L02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Lut在2.5~40μmol·L^(-1)不影响L02细胞活性;12 mmol·L-1APAP作用于L02细胞12 h可用于建立肝细胞损伤模型。与模型组相比,Lut组细胞状态明显改善,胞体增大,贴壁能力恢复明显;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GSH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或P<0.01),同时能够上调Bcl-2及下调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该实验证明了Lut对APAP诱导的L0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贺兰芝孟雅坤韩延忠张振芳尹萍桑秀秀肖小河柏兆方
关键词:木犀草素对乙酰氨基酚L02细胞氧化应激
氧化苦参碱抗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肝脏病理学检测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中TGF-beta1和IL-10的含量.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肝脏胶原沉积,肝脏羟脯氨酸含量相对于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ALT和TGF-beta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苦参素可明显降低试验所用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对IL-10表达的影响或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赵宏伟柏兆方张振芳崔鹤蓉张龙霏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肝纤维化猪血清IL-10
白花蛇舌草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EEHDH)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及抑制肠炎组织异常增生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EHDH低、中、高剂量(2.5、10.0、20.0 g/kg)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模型,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便血、便形等症状改变,HE染色评估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血清及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分析肠上皮细胞中核抗原Ki67阳性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HDH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相对缓慢,停止DSS刺激后恢复也较快;同时小鼠腹泻、便血症状改善明显,病理损伤和肠组织异常增生显著降低(P<0.05、0.01);小鼠血清及肠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及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EEHDH能够有效改善DSS诱导的UC症状,并通过抑制IL-6等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炎症浸润及异常增生,EEHDH对UC的治疗及肠炎相关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振芳赵宏伟柴煊崔鹤蓉孟雅坤刘慧敏王伽伯柏兆方肖小河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腹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