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芸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乙酰氨基酚及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学差异,为正畸临床疼痛控制提供参考。方法45只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肿痛安组、扑热息痛组,每组15只。通过切牙和磨牙区安装弹簧,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运用HE染色、TRAP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测磨牙破骨细胞数量及COX-2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内破骨细胞量及COX-2变化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在40g力加载时均不影响正畸牙移动,但是否可用于正畸临床有效控制疼痛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 穆锦全冯慧徐芸陈文静张玮明
-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肿痛安正畸牙移动
-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024年
-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3。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是由信号转导模块激活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与胃癌的进展和治疗密切相关。RCD包括多种形式,如凋亡、焦亡、铁死亡、铜死亡、自噬等。这些形式不仅在清除受损细胞中发挥作用,还在抑制胃癌扩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不同RCD形式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旨在为胃癌的新型诊疗方法提供参考。
- 于洋徐芸曹婧媛韩俊岭周成林
- 关键词:胃癌凋亡自噬
- 破骨细胞在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的改变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初步研究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破骨细胞和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变化和规律,探讨破骨细胞在正畸导致的炎性牙根吸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模型,免疫组化检测OPG的表达,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第1天,OPG表达量下降,第3天以后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实验第1天起,TRAP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实验第7、10、14天,TRAP染色阳性数量已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结论施力终止后,大鼠牙根即停止吸收,并于1—3d后开始牙根修复,OPG的量与此过程密切相关。
- 冯慧穆锦全徐芸陈文静
- 关键词:骨保护因子破骨细胞
- 氟化泡沫防止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在酸性环境下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作用。方法样本制备后,实验组样本用氟化泡沫处理,对照组藻酸盐印模封闭处理。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定人工龋蚀前后样本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甲基麝香草酚蓝法测定样本酸蚀钙溶出量。结果实验组钙溶出量和釉质显微硬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氟化泡沫能抑制酸性环境下的牙釉质脱矿,能防止正畸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
- 徐芸冯慧穆锦全陈文静
- 关键词:氟化泡沫牙釉质脱矿表面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