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被引量:2
- 2006年
- 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和统计、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岩石物性(孔、渗)测定及压汞资料分析等方法,重点对葡萄花油层储层内岩石矿物成分、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为指导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中孔、中渗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分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亦见有次生溶蚀孔及晶间微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将葡萄花油层储层分成4类。
- 杜秀娟赵向国郑亚斌
- 关键词: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次生孔隙孔隙结构特征储层评价松辽盆地
- 牛庄洼陷—八面河油田油气运移规律被引量:17
- 2007年
- 为研究牛庄洼陷到南斜坡八面河油田的油气运移成藏规律,对原油进行饱和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咔唑类、酚类等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油田原油以来自沙三段的成熟油为主,王家岗油田原油为成熟油与低熟油的混源油,而八面河油田以来自沙四段低熟油为主,并混入部分沙三段成熟油。油气运移的方向为自洼陷中心向周边呈"离心"式运移,以沿砂体横向运移和沿断层垂向运移结合的方式为主。
- 郑亚斌黄海平周树青杜秀娟
- 关键词:油气运移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咔唑酚类八面河油田
- 阿斯马利油藏裂缝性储层特征与开发效果被引量:2
- 2007年
- 针对阿斯马利油藏的特点,分析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裂缝发育特征、隔夹层类型及特征.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油藏为裂缝的发育程度与构造位置及构造倾角的大小有关,构造轴部倾角小裂缝不发育,构造翼部倾角大,裂缝发育;裂缝发育密度随着单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减小;裂缝以层内缝为主,穿层大裂缝少;油藏中存在若干泥质灰岩和膏盐的隔夹层,形成多个连通不畅的油水分布系统.结合开发生产动态资料认为:裂缝发育程度高的油井产量普遍较高;由于油藏中隔夹层的存在,有利于油井增产.
- 杜秀娟刘栓驹赵向国
- 关键词:裂缝隔夹层
- 千米桥潜山油气储集成藏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千米桥潜山是一个复杂的凝析油气藏,一些生产井大量出水,其原因至今尚未搞清。通过地质、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潜山储层属于风化壳型,有效储层在距潜山顶面250 m以内范围,在不考虑封存水的情况下,千米桥潜山是一个"层状纯气藏"。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分析,建立起了双储集系统模式,研究了封存水储集系统的赋存状态,指出射孔完成特别是酸化这种完井方式是造成气井产水的主要诱因之一。
- 郑亚斌肖毓祥龚幸林杜秀娟李丽荣刘元军
- 关键词:千米桥潜山风化壳成藏模式封存水
-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侏罗系J1s2是莫西庄油田岩性圈闭的重要储油层系。利用测井解释、沉积相分析、油源对比等手段,对莫西庄地区J1s2油气藏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J1s2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隔、夹层分布与储层物性变化带。二叠系烃源岩是莫西庄地区油气的主要来源,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是J1s2的主要储集砂体,J1s1泥岩、J1s12与J1s22上下砂岩层之间的隔夹层泥岩是油气成藏的区域、局部盖层。
- 杜秀娟刘月萍郭莉郑亚斌孙建平
- 关键词:三工河组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准噶尔盆地
- 牛庄—八面河地区原油混源问题探讨及混合比计算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牛庄—八面河地区混源油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来自沙三段成熟源岩的牛庄油田原油和来自沙四段源岩的八面河油田原油作为端元,通过伽马蜡烷含量/C30藿烷与藿烷/甾烷交会图、重排单芳甾/C27βS单芳甾比值和芳香甾含量交会图等方法,尝试计算了原油的混合比。计算结果显示从牛庄洼陷向八面河地区沙四段来源油的比例逐渐增加且两种方法计算的混合比一致。牛庄洼陷中心以沙三段来源油占绝对优势,八面河斜坡区则是以沙四段来源油为主,而王家岗地区则二者兼而有之。
- 郑亚斌黄海平周树青杜秀娟
- 关键词:混源油混合比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