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方 作品数:5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cl-1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3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40例卵巢囊腺瘤中Mcl-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3种组织和不同分期卵巢上皮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Mcl-1蛋白在卵巢癌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76%(23/42例)、64.29%(18/28例)、76.67%(23/30例)和92.31%(12/13例);(2)Mcl-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囊腺瘤组织以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20例),32.5%(13/40例)和67.26%(76/113例),卵巢癌组织的阳性率与其他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卵巢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阳性率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明显,而且其水平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卵巢癌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曹小飞 李思妹 赵美玲 林云安 向琪 杨方方 刘国龙 关明媚关键词:CELL 卵巢癌 老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临床和血液学特点及相应治疗对策。方法分析该院确诊为CMML老年患者的资料。结果 CMML多见于老年人,有病态造血,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化疗等方法,但治疗效果不理想,2年生存率低。结论老年CMML预后较差,在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到疾病的特点、患者的机体状况等,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向琪 杨方方 王顺清关键词:单核细胞 白血病 再障生血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再障生血片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瘦素、瘦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将58例确诊的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加用再障生血片,两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检测骨髓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选择20例正常骨髓组织作对照组。结果 58例CAA患者治疗前骨髓瘦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瘦素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治愈率、缓解率较治疗组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骨髓瘦素、瘦素受体表达水平无差异,治疗组2治疗后骨髓瘦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较治疗组1治疗后进一步降低,治疗组2治疗后瘦素受体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较治疗组1治疗后进一步升高。结论再障生血片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CAA能进一步降低骨髓瘦素水平,升高瘦素受体水平,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向琪 杨方方 王顺清 刘敏涓关键词:再障生血片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瘦素 瘦素受体 骨髓 ERCC1、RRM1、TS蛋白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ERCC1、RRM1、TS蛋白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87例,其中67例愿意接受药敏免疫组化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SP法检测肿瘤组织ERCC1、RRM1、TS蛋白表达,并根据蛋白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另外20例患者不进行药敏免疫组化检测,以常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以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为指标比较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67例患者中,PR 33例(49.25%),SD 13例(19.4%),PD 21例(31.35%);对照组20例患者中,PR 4例(20%),SD 4例(20%),PD 12例(60%),两组疗效之间有差异(χ2=6.437,P=0.04),研究组DCR为68.6%,高于对照组DCR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34)。研究组患者的中位PFS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FS为5月,对照组为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进行ERCC1、RRM1、TS药敏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提高患者化疗的疾病控制率及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 赵美玲 蔡小华 杨方方 向琪 曹小飞关键词:RRM1 ERCC1 TS 非小细胞肺癌 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电脑查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血必净治疗DIC的随机对照试验,将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采用数据分析软件RevMan5.0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300例研究对象,其中血必净+西医组155例,西医组1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西医组治疗DIC的疗效优于西医组(RR=1.39,95%CI:1.18,1.64),治疗后的血小板比西医组显著升高(MD=30.35,95%CI:23.06,37.65),凝血酶原时间(PT)比西医组缩短(MD=-3.15,95%CI:-3.92,-2.37),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比西医组显著升高(MD=1.13,95%CI:0.90,1.35),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必净联合西医治疗可提高DIC的治疗有效率。 向琪 杨方方 张玉平 王顺清关键词:血必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