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光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
- :介绍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增强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 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方法,研究其临床效果。 方法:对26例单纯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
- 皇甫小桥赵金忠杨星光刘彩龙陆振飞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 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和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评估其作为骨支架材料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β-磷酸三钙组、小肠黏膜下层组和空白组4组,于双侧桡骨骨干中段做20mm长的骨缺损,每组的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小肠黏膜下层,空白组不加任何添加物。分别在术后3,6,12、18周于植入处取材,并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和力学测试。结果:实验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和β-磷酸三钙组均表现良好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并由新生骨替代。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比β-磷酸三钙组6周时骨痂形成量多,而且18周时塑形也更为完全。小肠黏膜下层组仅在两端骨断端和缺损区尺骨边缘有少量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变软。空白组在骨缺损区无明显成骨。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3,6。
- 常跃文张长青张晔郭尚春杨星光罗从风曾炳芳
- 关键词:骨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