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彬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针法
  • 2篇温通
  • 2篇温通针法
  • 2篇痴呆
  • 1篇行为学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管性痴呆模...
  • 1篇鼠血浆
  • 1篇皮素
  • 1篇相关肽
  • 1篇脑组织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素
  • 1篇内皮素含量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相关肽
  • 1篇记忆能力

机构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杨晓波
  • 2篇郑魁山
  • 2篇口锁堂
  • 2篇杨晓彬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药物组,每组10只。温通针法组和捻转针法组分别于“大椎”“百会”“水沟”穴施以温通针法和捻转针法,每穴操作60s,每日1次,共15d。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悬浊液灌胃。各组大鼠经治疗、跳台试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右侧脑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细胞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①行为学测试:模型组跳台试验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增多,学习和记忆成绩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和药物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0.05);药物组和温通针法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温通针法组与捻转针法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0.05)。②形态学结果:空白组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密集,形态正常,无变性,胶质细胞无增生;模型组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胶质细胞有增生,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药物组海马CA1区有核固缩,但较少,胶质细胞较多,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捻转针法组胶质细胞有增生,但较模型组少,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有所改善;温通针法组海马CA1区未见核固缩,胶质细胞数量增生不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A1区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形态较正常,接近空白组。结论:温通针法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改善脑缺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
杨晓波口锁堂杨晓彬郑魁山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温通针法病理形态变化学习记忆能力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温通针法组和捻转针法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方法造成VD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的针刺("大椎""合谷"等)及药物(尼莫地平)治疗15d,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结果:VD模型组大鼠CGR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E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和药物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升高CGRP含量(P<0.05,0.01),降低ET含量(P<0.01);温通针法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温通针法组升高CGRP含量、降低ET含量的作用优于捻转针法组(P<0.01)。结论:温通针法能使血浆中ET含量降低、CGRP含量升高,因而温通针法能有效改变机体中舒缩血管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杨晓波杨晓彬口锁堂郑魁山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温通针法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