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贞永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吗啡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递质
  • 1篇调蛋白
  • 1篇杏仁核
  • 1篇皮质
  • 1篇前额
  • 1篇前额叶
  • 1篇前额叶皮质
  • 1篇吗啡精神依赖
  • 1篇激酶
  • 1篇海马
  • 1篇额叶
  • 1篇额叶皮质
  • 1篇钙调蛋白
  • 1篇钙调蛋白激酶
  • 1篇NR2B
  • 1篇CA1区
  • 1篇CAMK

机构

  • 3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3篇邵晓霞
  • 3篇赵永娜
  • 3篇杨贞永
  • 2篇李顺英
  • 1篇方正梅
  • 1篇赵嵩月
  • 1篇宾婕
  • 1篇李树清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第七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吗啡不同剂量和给药时程对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吗啡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时程对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的影响,用于建立滿意的CPP模型。方法:分别采用15mg/kg吗啡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SC)6d,10mg/kg吗啡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SC)6d、8d、10d进行CPP训练,测定大鼠在伴药箱停留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5mg/kg吗啡6d组、10mg/kg吗啡8d组和10mg/kg吗啡10d组大鼠在伴药箱停留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诱导大鼠CPP建立,三组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kg吗啡训练大鼠6d后,与相应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能诱导CPP形成。结论:大鼠在用10mg/kg吗啡训练8d、10d及15mg/kg吗啡训练6d后,均可诱导大鼠CPP形成,但10mg/kg吗啡训练8d建立的CPP模型较滿意。
邵晓霞赵永娜李顺英杨贞永
关键词:吗啡
吗啡点燃条件位置性偏爱重现大鼠海马CA1区NR2B、CaMKⅡ的变化
2011年
目的:探讨吗啡(morphine,Mor)点燃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重现大鼠海马CAl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调节亚基NR2B,钙依赖钙调蛋白激Ⅱ(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Ⅱ)表达的变化。方法:用恒量法(10 mg·kg^(-1))给大鼠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subcutaneous,sc)吗啡8 d建立CPP模型;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10 d,使形成的CPP逐渐消退;单次sc2.5 mg·kg^(-1)吗啡点燃已消退的CPP。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吗啡点燃CPP重现大鼠海马CA1区NR2B、CaMKⅡ表达,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的变化。结果:sc10 mg·kg^(-1)吗啡8 d建立CPP,生理盐水训练10 d使已形成的CPP消退,小剂量吗啡(2.5 mg·kg^(-1))使消退的CPP重现;吗啡点燃(CPP重现大鼠海马CA1区NA2B、CaMK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吗啡诱发大鼠CPP重现行为可能与海马CA1区NR2B、CAMKⅡ表达增加有关。
邵晓霞赵永娜李树清方正梅杨贞永
关键词:吗啡
前额叶皮质、杏仁核DA递质在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阿片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对成瘾性药物的强迫用药行为及用药量的不可控制性。强化效应或奖赏效应反映了药物的精神依赖性,表现为药物渴求。阿片类药物具有精神依赖性,是促使成瘾者反复用药的关键因素。中脑边缘多...
邵晓霞赵永娜李顺英李树德杨贞永赵嵩月宾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