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淀粉接枝
  • 2篇絮凝
  • 2篇絮凝性
  • 2篇絮凝性能
  • 2篇接枝
  • 2篇接枝共聚
  • 2篇共聚
  • 2篇丙烯
  • 1篇淀粉
  • 1篇淀粉接枝丙烯...
  • 1篇絮凝剂
  • 1篇乙基
  • 1篇玉米淀粉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氯化铵
  • 1篇酰胺
  • 1篇氯化
  • 1篇米淀粉
  • 1篇接枝共聚合
  • 1篇甲基

机构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广成
  • 2篇孙伟民
  • 2篇柴莉娜
  • 1篇赵二伟
  • 1篇李和霖
  • 1篇李东东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以玉米淀粉(St)和丙烯酰胺(AM)单体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钾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St-g-AM)。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粘度法测定了分子量。讨论了聚合反应的各个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以接枝效率为考察目标,其最佳的合成工艺为:引发剂的浓度为0.07 g/100 mL,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3 h。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比430万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对高岭土水样的絮凝性能更好,当接枝共聚物的投加量为6 mg/L时,对高岭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达到81.77%。最佳条件所合成出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5万。
柴莉娜张广成孙伟民赵二伟
关键词:玉米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絮凝性能分子量
淀粉接枝DAC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进行了玉米淀粉(St)接枝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的合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St-g-DAC的合成条件,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的质量为0.15g,St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3,反应温度为55℃。以此制备出St-g-DAC,测得其平均阳离子度为48.34%,接枝率为82.18%。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淀粉接枝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g-DAC)的表征表明,DAC已经成功地接枝到淀粉上。比较了St-g-DAC、淀粉接枝丙烯酰胺(St-g-AM)、商品聚丙烯酰胺(PAM)对粘土配水和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研究表明,St-g-DAC对粘土配水和生活污水的絮凝性能较其余两种絮凝剂更强。
孙伟民张广成李和霖柴莉娜李东东
关键词: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高分子絮凝剂接枝共聚合絮凝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