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飞飞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Gd_2Fe_(14)Cr_3化合物的本征磁致伸缩
- 2011年
- 通过X射线衍射及磁测量手段研究了Gd2Fe14Cr3化合物的热膨胀性质及本征磁致伸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在294~692K范围内,具有单相的Th2Zn17型菱方相结构;磁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约为540K,比其母合金Gd2Fe17高约30K;在452~512K温度范围内Gd2Fe14Cr3化合物具有负热膨胀性质,其热膨胀系数为-1.6×10^-5/K;对本征磁致伸缩的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中存在着较强的各向异性的本征磁致伸缩,而且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体磁致伸缩的贡献主要发生在c轴上。
- 张雪敏郝延明梁飞飞
- 关键词:X射线衍射居里温度
- 声子谱计算中动力学矩阵的约化
- 2013年
- 以(4,2)型手性碳纳米管为例,介绍利用晶体的对称性建立约化矩阵的方法.通过约化矩阵,将动力学矩阵约化成准对角形式,求解准对角形式的动力学矩阵得到本征值与本征矢.与直接求解动力学矩阵相比,经过约化处理的计算过程大幅度节省计算时间,并且计算结果按振动模对称性排序,省去分析本征矢判断本征值所属振动模对称性的步骤.
- 吴延昭梁飞飞
- 关键词:对称性
- Fe_(72.5)Cu_1Nb_2V_2Si_(13.5)B_9纳米晶薄带的巨磁阻抗效应被引量:1
- 2015年
- Fe72.5Cu1Nb2V2Si13.5B9非晶薄带经晶化退火处理,随退火温度增加,析出纳米晶bccα-Fe(Si)相,当超过550℃,薄带在析出纳米晶bccα-Fe(Si)的同时,还析出硬磁性的Fe2B相。Fe72.5Cu1Nb2V2Si13.5B9纳米晶薄带具有巨磁阻抗(GMI)效应,其效应强度灵敏依赖于退火温度,当退火温度为550℃、退火时间为30 min时,bccα-Fe(Si)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6nm,其巨磁阻抗存在最大值。巨磁阻抗效应还强烈依赖于频率。对于550℃退火30min的Fe72.5Cu1Nb2V2Si13.5B9纳米晶薄带,其在50kHz下,ΔX/X(H=7 162A/m)可达到-500%,3 MHz下,ΔR/R(H=7 162A/m)约为-150%。700kHz下,GMI效应值有最大值,ΔZ/Z(H=7 162A/m)约为-121%。
- 胡怀谷郝延明梁飞飞高纯静
-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退火温度
- Tm_2CrFe_(14.5)Si_(1.5)化合物的反常热膨胀性质研究
- 2012年
- 通过X射线衍射手段研究了Tm2CrFe14.5Si1.5化合物的热膨胀性质及本征磁致伸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Tm2CrFe14.5Si1.5化合物在303~623 K范围内,具有单相的Th2Ni17型结构;Tm2CrFe14.5Si1.5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约为453 K,比其母合金Tm2Fe17高约163 K;沿a轴方向上,Tm2CrFe14.5Si1.5化合物在423~448 K温度范围内出现负热膨胀现象,其热膨胀系数αa为-0.716×10-5/K;沿c轴方向上,在303~398 K温度范围内也出现负热膨胀现象,其热膨胀系数αc为-0.547×10-5/K。两者综合的结果使得在423~448 K温度范围内,Tm2CrFe14.5Si1.5化合物的体热膨胀系数αv为-0.794×10-5/K。对本征磁致伸缩的研究结果表明,Tm2CrFe14.5Si1.5化合物中存在着较强的各向异性的本征磁致伸缩。
- 梁飞飞郝延明高纯静胡怀谷秦月婷
- 关键词:负热膨胀稀土
- Nd_2Fe_(14.5)Cr_(2.5)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变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磁测量等手段对电弧炉熔炼的Nd2Fe14.5Cr2.5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950℃下退火的样品具有Th2Zn17型结构,其居里温度为375 K。1100℃下退火的样品具有Nd3(Fe,Ti)29型结构,其居里温度为445 K。Nd2Fe14.5Cr2.5化合物在1100℃左右发生结构相变,由菱方相的Th2Zn17型结构转变成单斜相的Nd3(Fe,Ti)29型结构。具有Th2Zn17型相结构的Nd2Fe14.5Cr2.5化合物在约300℃左右可以发生有效的吸氮反应。
- 高纯静郝延明梁飞飞郑开萍胡怀古
- 关键词:相变居里温度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