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庆来
作品数:
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凌虹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经济管理
1篇
社会学
1篇
文学
主题
1篇
多形
1篇
散文
1篇
散文书写
1篇
生态
1篇
生态观
1篇
生态美学
1篇
生态美学意义
1篇
文化
1篇
文化考察
1篇
文体
1篇
美学
1篇
美学意义
1篇
困顿
1篇
哈尼族
机构
2篇
红河学院
作者
2篇
王凌虹
2篇
樊庆来
传媒
2篇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散文书写多形态特点及其文体困顿
2013年
自90年代至今,中国散文书写呈现多形态,包括文化散文、乡土散文、新锐散文、非主流散文等。散文书写具有从向内的散文转为向外的趋势;"谈话风"格调的淡化与丧失;内容庞杂无序的特点。多形态之下存在着深刻的文体困顿,表现为:散文本体的被遮蔽;主体性的弥散和漂移;文学性的被解构。
王凌虹
樊庆来
关键词:
散文
哈尼族郭合人的生态观及其生态美学意义——对元阳马街登云村的生态文化考察
2011年
哈尼族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他们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民族繁衍的命脉,将生态环境视为维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所在。哈尼族郭合人所秉承的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自然主义生态观,具有深远的生态美学价值和意义,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生态同情,深刻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王凌虹
樊庆来
关键词:
生态观
生态美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