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月冬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预报预警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防治
  • 1篇增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保护工程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匮乏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监测
  • 1篇人工增雨
  • 1篇公共安全
  • 1篇旱地
  • 1篇风险评估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半干旱
  • 1篇干旱半干旱地...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3篇李泽椿
  • 3篇王月冬
  • 1篇侯英雨
  • 1篇周毓荃
  • 1篇延昊
  • 1篇张国平
  • 1篇周勇
  • 1篇钱拴
  • 1篇郭安红
  • 1篇李庆祥
  • 1篇唐伟

传媒

  • 1篇新疆气象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对生态保护工程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分析1978—2013年三北(东北、西北、华北)防护林建设区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变化与植被生态质量的相互关系,以及1961—2013年我国主要草原区气象要素变化与草原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指出2000年以来北方降水增多导致三北防护林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持续好转,且2000年以来在降水增加、生态工程实施的情况下,北方草原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变。进一步根据RCPs排放情景和预估的我国未来气候变化,指出未来30~60年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利于巩固和扩大三北防护林和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缩短生态恢复的时间;但气候增暖会增加森林和草原火灾及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频率。在对策上,指出应充分利用北方气候暖湿化的正效应,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北方草原生态恢复;同时加强防护林和草原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
李泽椿郭安红延昊钱拴张国平侯英雨王月冬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工程
人工增雨是缓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一个补充途径被引量:14
2006年
第三纪开始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地理和大气环流的格局,由此形成了西北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的气候条件,但也存在相对的干湿气候的时期性摆动。近若干年即便新疆等地一些地方降水有所增加,但仍难缓解西北的干旱和半干旱状态,必须思考及运用工程措施解决水资源的匮乏问题。合理节约用水,进行水利工程调配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有效途径,但充分运用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增雨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方式。人工增雨也因其科学技术上尚不十分成熟和难于检验的事实,受到一部分科学工作者所质疑。本文简单地论述了人工增雨的科学性,国内外的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性及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和关键点,以此希望能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从流经我国西北上空的大气中多转换一些水汽形成雨(雪)降落在我国大地上,为缓和干旱作一些贡献。
李泽椿周毓荃李庆祥王月冬
关键词:人工增雨水资源
面向公共安全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软件发展综述被引量:2
2022年
为推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MMFW)软件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总结评价国内外MMFW软件。首先,分析MMFW软件的类别,研究气象观测系统、数值预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气象灾害影响和风险评估、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信息系统这6类软件的现状及其关键核心技术;然后,初步探讨我国MMFW软件在智能观测、智能预报、风险评估和决策服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思考和建议。结果表明:我国MMFW软件存在着基础软件落后、应用支撑软件薄弱、应用软件技术含量偏低等问题;应补齐开发环境、工具等基础软件和应用支撑软件短板,构筑业务运行和监控软件等应用软件长板,做优MMFW信息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加快无缝隙-全覆盖、自动-智能、精细-数字的MMFW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
周勇杨波唐伟李月安王月冬李泽椿
关键词: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灾害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