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华 作品数:4 被引量:8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2004年夏季太湖梅梁湾席状漂浮水华风力漂移入湾量计算 被引量:36 2005年 太湖北部重度水华暴发时,在夏季盛行风推动下,漂浮的席状水华可由大太湖漂移进入位于太湖北部的梅梁湾,使湾内的水华加剧.本文通过室内风箱水槽实验和野外观测,对水华的风力漂移作了定量研究,建立了风速与水华漂移速度的指数相关方程.并据此对2004年夏季太湖北部发生席状水华的6d分别计算了水华风力漂移入湾量.6d中,只有2004-07-31水华漂移是由湾内向大太湖输出,且量很小,只有0.05 km2;其余5d水华漂移进入梅梁湾的面积占整个梅梁湾面积的3.7%~13.3%,进入量最大的是2004-06-11,达17.4km2,最少的是2004-07-30,为4.8 km2. 白晓华 胡维平 胡志新 李香华关键词:漂移速度 风速 太湖水深变化对氮磷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2006年 水深作为重要的湖泊水文因子,对湖泊水动力过程、化学过程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993-2002年太湖水深水质实测资料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太湖7个分区的水深与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对水深变化的响应并不显著。一般情况下,水深变化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在特定的湖区,如梅梁湾,水深变化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显著。鉴于水深变化可以对太湖局部区域的水环境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存在通过太湖流域水利工程的联合运行,人为调控特定湖区水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的可能性。 白晓华 胡维平关键词:水深 总磷 总氮 叶绿素A 中国8大湖泊冬季水-气界面甲烷通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2007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国不同地区的8个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南四湖、洪泽湖、抚仙湖、洱海、滇池)冬季水体水-气界面甲烷(CH_4)通量进行了24h连续观测,对中国湖泊冬季CH_4的总释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鄱阳湖、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和滇池24h内各时段均为大气CH_4的源,其通量分别为0.818、0.021、0.034、0.019、0.163 mg/(m^2·h);洞庭湖、抚仙湖和洱海部分时段为大气CH_4的汇,但从24h平均通量来看,仍为大气CH_4的源,通量分别为0.199、0.012、0.044mg/(m^2·h)冬季湖泊水体CH_4通量空间差异较小,其大小主要受风速的影响,与水温、箱内温度和DOC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中国湖泊冬季(90d)CH_4总释放量大约为3.22±2.75×10~7kg,约为1990年中国稻田CH_4总释放量的2.8‰. 陈永根 白晓华 李香华 胡志新 刘伟龙 胡维平关键词:湖泊 CH4通量 太湖丘陵山区径流氮磷负荷模型及观测模拟研究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非点源污染占水体污染负荷的比重逐渐增加。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难以治理和控制。
数学模型是定量化研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流域径流氮磷负荷的形成机理有较充分模拟的... 白晓华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流域径流 地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