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静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环状
  • 2篇RNA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治疗靶
  • 1篇治疗靶点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取石
  • 1篇取石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进展
  • 1篇联合胆道镜
  • 1篇结石
  • 1篇合并肝硬化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作者

  • 3篇秦静
  • 1篇刘丽华
  • 1篇张敬坡
  • 1篇秦静
  • 1篇孙江义
  • 1篇张海涛
  • 1篇郑韬
  • 1篇张传宝
  • 1篇冯雷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状RNA在胃癌诊断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居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晚期诊断、高复发和高转移与其不良预后相关。胃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潜在机制尚待探索。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以单链共价闭环结构为特征的新型长链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circRNA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ircRNA在胃癌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胃癌中异常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病理特征相关,并通过调控一些靶基因、mi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参与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提示circRNA可能是胃癌诊断和预后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论述近年来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胃癌诊治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秦静秦静
关键词:胃癌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该院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的40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0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手术中及手术后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84 m L±50.23 m L vs 240.33 m L±150.56 m L,91.78 min±21.74 min vs 137.94 min±30.55 min,274.37 m L±121.15 m L vs 418.53 m L±132.24 m L,2.34 d±1.46 d vs 5.72 d±1.84 d,1.33 d±0.73 d vs 2.73 d±1.33 d,8.43 d±1.24 d vs 11.54 d±3.22 d,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低蛋白血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vs 10(25.0%),4(10.0%)vs 12(30.0%),P<0.05];凝血功能障碍比较差异不明显[8(20.0%)vs 10(25.0%),P>0.05]。结论对符合条件的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康复快的优点,具有满意的疗效。
张敬坡冯雷张传宝郑韬秦静张海涛孙江义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环状RNA hsa_circ_0006646通过靶向miR-665/HMGB1轴促进胃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胃癌(gastriccancer,GC)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由于GC早期症状不典型和缺乏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进展期,5年总生存率仍低于30%。因此,识别GC的分...
秦静
关键词:胃癌肿瘤进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