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永名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伺服
  • 2篇伺服系统
  • 1篇大型天线
  • 1篇单片
  • 1篇单片集成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电文
  • 1篇导体
  • 1篇低速
  • 1篇电机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分析
  • 1篇振荡器
  • 1篇振动
  • 1篇指标评价体系
  • 1篇三维视景
  • 1篇三维视景仿真
  • 1篇视景仿真
  • 1篇数据存储
  • 1篇数据存储方式

机构

  • 7篇中国卫星海上...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聂永名
  • 2篇陈铠
  • 2篇刘辉峰
  • 2篇孙福安
  • 1篇段方振
  • 1篇周启荣
  • 1篇聂洪平
  • 1篇邹辉
  • 1篇李诚里
  • 1篇孙铁炬
  • 1篇张云山

传媒

  • 1篇微特电机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建模与仿真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双通道多极旋转变压器的轴角编码精度检测
2015年
在测量船坞内标校过程中,对雷达的轴角编码器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精度不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轴角编码误差来源,分析了当前轴角编码精度检测方法上的局限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误差补偿及新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误差补偿方法可将轴角编码误差从最高23”减少到5”以内,新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轴角编码精度,为做好雷达轴角编码精度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郦成聂永名孙福安
关键词:轴角编码器误差补偿
一种中频开关矩阵通道自动巡检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开关矩阵通道自动巡检系统,属于自动化测设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其控制计算模块通过网络与切换控制模块和频谱仪连接,在控制计算模块的控制协议作用下,中频开关矩阵和开关模块由控制计算模块按照预设的时序同步进行通道...
刘辉峰聂永名陈铠孙福安于波
测量船GLONASS导航电文积累算法改进研究
远洋航天测量船在某次航天测控中发现,当跟踪测量目标进入跟踪弧段时,工作在GPS/GLONASS组合导航模式下的GNSS遥测软件解算结果超出了合理范围。对此,分析了现有的GLONASS导航电文积累算法,并针对出现的异常现象...
李诚里聂永名孙铁炬段方振
关键词:卫星导航
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光学探测性指标评价体系被引量:1
2017年
在详细分析基本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参数、点目标评价参数以及面目标评价参数的基础上,结合临近空间低速目标的光学特性,利用光学谱段分段方法,有效解决了目标背景受白天与黑夜的影响。结合光学探测器的谱段约束条件、位置约束条件、探测能力约束条件和可探测性评估参数,设计提出了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光学可探测性指标评价体系并给出评价标准与优化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单个和多个探测器不同探测效果的等效面,得出当目标位于期望探测效果等效探测曲面内部时,探测效果优于期望,满足探测要求;反之,探测效果劣于期望,不能满足探测要求,可以通过修改探测方案满足探测需求。这一结果证明了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光学探测性指标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楼鑫赵阳聂永名倪淑燕
关键词:临近空间飞行器
一种船载大型天线伺服系统三维视景仿真综合训练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载大型天线伺服系统三维视景仿真综合训练平台,包括:空间目标和数引数据仿真计算机、ACU仿真工控机、天线三维视景仿真服务器,其特征在于,ACU仿真工控机内装载有ACU软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伺服系统模型模块...
刘辉峰邓玉民聂永名陈铠于波解龙志
船载天线伺服系统双电机振动问题研究
2023年
船载卫通站双电机消隙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消隙运转振动故障影响因子多的情况。在分析卫通天线双电机消隙系统信号走向、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列出故障树明确各影响因子间关系。提出基于电流分析的双电机消隙系统传动链故障检测方法,辅助双电机消隙系统传动链进行健康诊断、故障预警。某故障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伺服系统其他类似故障排查、健康诊断提供参考。
谢磊周启荣聂永名聂洪平
关键词:振动电流分析故障预警
单片集成两段式双波长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被引量:2
2023年
双波长激光器腔内模式竞争激烈,因此输出模式的稳定性是双波长激光器的关键参数。从降低双波长激光器中两个主模之间的功率差、提高边模抑制比出发,设计了集成反射区的两段式双波长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利用传输矩阵法对激光器的光栅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了反射区光栅对激光器的阈值、主模功率差等参数的影响。根据仿真优化的结果,制作了单片集成两段式双波长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段式结构能够提高双波长激光器的稳定性和边模抑制比,减小两个主模的功率差。在稳定工作的情况下,两个主模功率差可达0.3 dB,边模抑制比大于35 dB。
张云山赵同飞施建琴李连艳徐逸帆方涛聂永名郑吉林邹辉陈向飞
关键词:激光器双波长激光器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光子集成单片集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