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岩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化
  • 5篇高职
  • 4篇政治
  • 4篇树人
  • 4篇思想政治
  • 4篇立德
  • 4篇立德树人
  • 4篇教育
  • 3篇院校
  • 3篇思政
  • 3篇高职院校
  • 3篇高校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治教
  • 2篇视域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10篇黑龙江生态工...

作者

  • 10篇蔡岩
  • 6篇张静
  • 2篇王茹春
  • 2篇武静
  • 1篇初秀伟
  • 1篇王海英
  • 1篇刘永昌

传媒

  • 5篇林区教学
  • 3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成人教育
  • 1篇神州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PP模型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5年
CIPP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大有裨益。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导致思政课教学评价地位弱化、片面性评价引发思政课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现象造成评价方式的静态化等问题。高校思政课应当在目标导向上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在内容要素上聚焦关键问题,构建科学精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机制上突出高效兼顾,深化多元协同评价;在优化反馈上注重持续完善,提升育人综合成效;在输入评价上满足资源配置,完善综合评价方法;在过程评价中促成动态育人,凸显思政课程特色。
蔡岩张静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23年
校园文化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校园文化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载体与重要形式。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其中文化素养培育至关重要。校园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实现的主阵地,而校园文化则潜移默化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对高校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蔡岩张静王茹春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1+n”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数字经济时代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传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与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陈旧、师资团队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因此,构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1+n”课程体系,对于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基础上,不断融合专业、心理、思政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突破,逐渐优化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结构,是构建创新创业“1+n”课程体系的根本手段。
武静蔡岩张静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
“立德树人”视阈下重塑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思考被引量:16
2019年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关乎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立德树人"作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意义尤为重大。基于多年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实践,着眼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及实践范畴内涵,从重要现实意义等不同角度,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方式过程任务面对的新挑战,试图重新审视"立德树人"视阈下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这个重要命题。
初秀伟刘永昌蔡岩
关键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办学理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
2020年
新时代呼唤并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并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展开、深化和拓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实践、理论、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内涵和方略,是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不断研究探索,以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致力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当中。
张静蔡岩武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于文化结构要素的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路径探赜
2023年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深入探究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结构,全面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功能与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厘清当前校园文化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产生的问题,分析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
蔡岩张静王海英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实践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随着新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方面教师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教学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培养学生开拓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这种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交互方式可以创新和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形式,充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和质量。
蔡岩张静王茹春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在对文化层面理论的剖析过程中,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立足于无产阶级,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价值,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路径。
蔡岩王广宇徐铭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2019年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教育都是围绕着传统文化展开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与艰辛,在时间打磨下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无数祖先的心血与结晶。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有效运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传统文化作为一些课程的主要渗透方式。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文化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蔡岩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建构路径
2025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从内容创新、模式创新、评价创新、场景创新、队伍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创新途径。多维度的分析和策略建议,旨在促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深度融合,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蔡岩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立德树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