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志科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中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新乌头碱
  • 1篇亚硝胺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液相色谱仪
  • 1篇液液萃取
  • 1篇孕妇
  • 1篇孕妇尿碘
  • 1篇质谱

机构

  • 5篇广州市白云区...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谭志科
  • 2篇苏广宁
  • 2篇林静佳
  • 2篇罗海英
  • 1篇苏雪媚
  • 1篇白志军
  • 1篇张宏峰
  • 1篇邓芬芳

传媒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
2025年
建立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向尿液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溶剂,涡旋,离心,取上层有机相,重复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氮吹至干,再复溶于乙腈中。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2 mmol/L甲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质量浓度在1.0~100.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2%~105.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1%(n=5)。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物中毒患者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检测。
邓芬芳白志军谭志科王卫湛卢祝靓子黄淑怡张宏峰
关键词:乌头碱新乌头碱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尿液
2018-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儿童和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白云区儿童和孕妇尿碘结果,了解8~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情况,掌握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白云区后续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每年根据监测方案,从辖区内抽取8~10岁学龄儿童200名和孕妇100名,并收集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2018-2022年共抽取1 004名儿童尿样和500名孕妇尿样,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9.5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62.1μg/L,均在碘摄入量适宜范围内。5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5、190.5、199.2、244.0、204.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958,P<0.05),其中2021年与2022年尿碘中位数属于超适宜范围。5年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4.2、180.7、223.2、151.5、153.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315,P<0.05),2018年尿碘中位数处于碘摄入不足范围。结论 2018-2022年白云区8~10岁学龄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水平,但仍需加强人群碘缺乏病知识宣教工作。
李国威罗海英谭志科林静佳黄迪舜朱海燕
关键词:尿碘儿童碘缺乏病孕妇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及预测模型
2025年
对以广州市流溪河为水源的供水系统中9种亚硝胺(NAs)以及三氯甲烷(TCM)和四氯化碳(TTCM)共11种消毒副产物(DBPs)进行污染调查,对多途径暴露于DBPs的健康风险及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为量化指标的疾病负担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以常规水质指标为自变量建立DBPs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ML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主要检出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和TCM三种DBPs,TCM和总亚硝胺浓度均值分别为19.59μg/L、5.54 ng/L。居民暴露于DBPs的总致癌风险中值为6.92×10-6,所致肝癌人均DALYs损失中值为1.05×10-6人/a,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限值(10-6人/a),占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我国肝癌人均DALYs损失的0.03%,DALYs损失主要由饮水暴露产生,45~64岁人群个体健康损失风险最高。MLR预测模型显示,以管网水中DBPs作为水质参数的函数,R2值为0.817。为降低供水系统中的DBPs风险,需重点监管流溪河沿岸生活源、养殖场及皮革加工等排废现象。
朱海燕苏广宁谭志科黄迪舜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伤残调整生命年
流溪河白云段饮用水中亚硝胺污染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 调查流溪河中下游白云段饮用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nitrosoamines,NAs)污染状况,并分析其健康风险和环境影响因子。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6月对流溪河水源地原水、供水系统出厂水和管网水中9种NAs含量进行4个季度监测,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的致癌物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不同年龄人群经饮水暴露于NAs的癌症风险,将NAs监测结果与5个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 NAs检出率为40.83%,主要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N-dimethylnitrosamine,NDMA)(33.33%),总NAs(∑NAs)浓度范围:未检出(not detected,ND)~27.63 ng/L,均值5.54 ng/L,∑NAs平均浓度表现为出厂水>管网水>原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12,P<0.05)。不同类型水中,原水只在夏季检出NAs,出厂水春季∑NAs浓度低于其他季节1.0倍左右,末梢水∑NAs平均浓度夏季最高(6.32 ng/L),冬季最低(4.17 ng/L),Friedman检验发现,仅末梢水中NDEA浓度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5)。RDA结果显示,硝态氮、pH值和耗氧量是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其中硝态氮与∑NAs始终呈正相关(α<90°),pH值只在秋冬季节与∑NAs含量呈正相关(α<90°),而耗氧量只在夏季有利于∑NAs生成。不同年龄人群经饮水暴露于NAs的致癌风险表现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值为3.36×10-5,由NDMA引起的非致癌危险度可忽略(HI<1)。结论 流溪河水源及供水系统存在轻微NAs污染,婴幼儿经饮水暴露∑NAs的致癌风险最大,超过EPA规定的可接受水平(>10-4)。为控制NAs及其前体物来源,建议重点整治流溪河沿岸农村生活源、禽畜养殖和农作排放等面源污染。
朱海燕苏广宁谭志科黄迪舜
关键词:饮用水亚硝胺环境影响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二甲胺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胺的硅胶管采样、溶剂解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空气中二甲胺经硅胶管采集,0.15 mol/L盐酸溶液解吸,丹磺酰氯衍生化,C18液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二甲胺0.45μg/ml^9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为96.7%~98.7%,相对标准偏差为1.38%~2.76%;检出限为0.1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mg/m3。结论二甲胺衍生化产物在C18柱上有良好的保留,可与其它共存组分分离,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胺的检测。
罗海英陈亚精林静佳梁茉刚苏雪媚谭志科
关键词:二甲胺高效液相色谱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