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雷 作品数:20 被引量:9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沧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 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2例报告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102例胰管直径≥3mm恶性肿瘤行TLPD,术中完成标本整块切除后按照Child顺序进行腔镜下消化道重建,胰肠吻合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结果102例顺利完成TLPD。手术时间(427±159)min,术中出血量(294±107)ml,胰肠吻合时间为(36.1±14.7)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5.2±5.7)枚,R0切除率94.1%(96/102),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5.5±2.6)d,术后ICU入住时间(3.5±2.3)d,术后住院时间(10.9±5.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3%(38/102),其中A级胰漏发生率19.6%(20/102),B或C级胰漏发生率10.8%(11/102)。100例随访(11.4±4.7)月,术后6个月无瘤生存率90.0%(90/100),因肿瘤复发转移导致死亡13例(术后6~12个月死亡3例,13~24个月死亡8例,25~30个月死亡2例),肿瘤外因素死亡3例。结论对胰管直径≥3mm恶性肿瘤患者施行TLPD安全可靠,短期疗效满意。 柴伟 雷豹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漏 CDX2与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2013年 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加之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快,一经临床诊断多为中晚期,所以临床上病人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目前有关胆道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很多,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typehomeoboxgene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对生物的发育和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肠上皮细胞正常分化和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CDX2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国内外所做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CDX2与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为原发性胆道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赵秀雷 肖志富 孙月红 胡永珍 白雪巍 吴祥松关键词:胆管癌 胆囊癌 肠化生 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分析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tion,MVI)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采用宽切缘与窄切缘手术治疗后3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宽切缘组(切缘≥1cm)和窄切缘组(切缘<1cm)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MVI阳性组采用宽切缘手术切除患者较窄切缘手术切除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明显降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I阴性组不同手术切缘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切缘组和窄切缘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窄切缘、肿瘤直径>5cm、MVI阳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过高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MVI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窄切缘、肿瘤直径>5cm、MVI阳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过高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孔德帅 袁俊建 陈雄飞 张雷 赵秀雷 李凤山 刘汝海关键词:肝肿瘤 预后 转录因子Snail与胆道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2015年 胆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较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一经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目前,虽然有关胆道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很多,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Snail转录抑制因子对生物胚胎的发育和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上皮细胞正常分化和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表明Snail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拟就国内外有关转录因子snail与胆道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胆道癌的临床诊治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肖志富 赵秀雷 沈玮博 杨东运 吴祥松关键词:SNAIL 上皮间质转化 胆道癌 肿瘤转移 FXYD6 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检测FXYD6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的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蜡块80例及其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ABC)检测FXYD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XYD6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后早期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FXYD6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77.5%(62/80)比40.0%(16/40),P<0.001]。FXYD6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术前AFP水平和HBV或HCV感染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包膜完整性、微血管侵犯和TNM分期均相关(P<0.05)。FXYD6蛋白表达阳性组的早期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53.2%(33/62)比16.7%(3/18),P=0.006],然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XYD6蛋白表达不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422)。FXYD6蛋白表达阳性组的术后生存情况差于阴性表达组(P=0.043),然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XYD6蛋白表达不是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754)。结论FXYD6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癌变及其进展,可能是肝细胞癌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陈雄飞 丁立爽 孔德帅 赵秀雷 廖丽丽 张耀敏 李凤山 刘汝海关键词:肝细胞癌 早期复发 预后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laparoscopic duodenum-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完成的32例L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DPPH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7/32),其中包括严重并发症3例(1例术后长期胰瘘、1例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致梗阻性黄疸、1例术后腹腔出血),均行二次手术治愈;轻微并发症4例,均为单纯性胰瘘,延长带管时间治愈。结论LDPPHR治疗胰头部良性病变技术上可行,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待评价。 柴伟 张执全 雷豹 袁俊建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刘汝海关键词:胰腺切除术 十二指肠 腹腔镜 并发症 全腹腔镜与开腹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109例Bismuth-Ⅲb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腔镜手术的17例患者设为实验组,筛选同时期相匹配的17例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420.8±136.5)min比(292.3±65.6)min]、手术切口总长度[(8.2±4.7)cm比(20.4±5.8)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5/17)比52.9%(9/17)]、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325.2±98.7)ml比(367.4±72.9)ml]、病理结果、淋巴结清扫数目、RO切除率、肿瘤复发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腹腔镜Bismuth-IDE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柴伟 张执全 雷豹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刘汝海关键词:胆管肿瘤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的近期疗效,探讨LAPD的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02例LAPD和179例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PD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PD组[(381±67)min vs (245±43)min],但LAPD组术中出血量更少[(186±102)mL vs(322±75)mL],手术切口更小[(8.1±3.9)cm vs (18.9±4.3)cm],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D具有与传统OPD手术相似的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LAPD手术时间更长,对术者经验要求更高。 柴伟 雷豹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局部热疗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局部热疗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患者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胃癌腹腔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热疗,疗程为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呕吐13例,腹泻1例,口腔粘膜炎8例,对照组发生呕吐12例,3例腹泻,口腔粘膜炎9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7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较好,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较轻。 雷豹 张维 孔德帅 张雷 赵秀雷 张伟关键词:局部热疗 奥沙利铂 胃癌 腹腔转移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术式选择及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的术式选择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沧州市中心医院188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胰管直径≥3 mm的102例患者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TLPD),采用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重建消化道,为TLPD组;胰管直径<3 mm的86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LAPD),采用荷包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重建消化道,为LAPD组。分析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术前血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血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TLPD组患者的切口总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APD组[(8.2±1.4)cm比(12.9±2.6)cm,(10.9±5.9)d比(14.3±6.5)d],而胰肠吻合时间显著长于LAPD组[(36.1±14.7)min比(14.0±4.2)min],术后胰瘘发生率显著高于LAPD组(30.4%比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R0切除率、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LP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对于胰管直径<3 mm的病例,选择LAPD可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柴伟 雷豹 孟宇 赵秀雷 张雷 孔德帅 刘汝海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胰腺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