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爱梅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拉曼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马来亚
  • 1篇大萧条
  • 1篇大萧条时期
  • 1篇电影
  • 1篇电影产业
  • 1篇遗忘
  • 1篇中国电影
  • 1篇中国电影产业
  • 1篇人社会
  • 1篇社群
  • 1篇史料
  • 1篇族群
  • 1篇西班牙流感
  • 1篇流感
  • 1篇经济大萧条
  • 1篇客家
  • 1篇客家研究
  • 1篇华人
  • 1篇华人社会
  • 1篇传染

机构

  • 5篇拉曼大学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科学出版社

作者

  • 5篇陈爱梅
  • 1篇宋燕鹏
  • 1篇雷博

传媒

  • 2篇八桂侨刊
  • 1篇中国市场
  • 1篇民族研究
  • 1篇华侨华人历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马来亚独立前吉隆坡广东社群的形塑及整合途径
2022年
19世纪中期锡矿业的兴起使大量华工南来,惠州客家人曾在吉隆坡一枝独秀。随着19世纪末广肇社群的异军突起,吉隆坡华人社会的面貌也从20世纪开始就有了很大改变。广肇社群自此掌握了吉隆坡华人社会的领导权,广东话也成为吉隆坡华人的优势方言。吉隆坡广东社群通过广东义山确立了社群边界,又通过成立雪兰莪广东会馆凝聚了次一级的地域社群。
宋燕鹏宋燕鹏
论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市场发展——基于东南亚市场
2024年
在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市场发展中,东南亚市场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对中国电影产业向东南亚市场的拓展策略进行探索,既有利于满足东南亚市场受众希望了解中国影视作品的需求,也能够为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助力。文章对中国电影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对中国电影产业海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以问题为导向,从海外传播渠道、人才团队建设以及营销体系三个层面,对中国电影产业在东南亚市场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
雷博雷博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被遗忘的工作女性——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马来亚客家琉琅女(1929—1933)被引量:1
2015年
论文通过查阅典藏在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的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和分析了在马来亚以洗琉琅为生的中国客家女性,在1929年至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支柱的工作型态及女性对于家庭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虽然琉琅业从15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史册中,但琉琅工作者的身影,却在20世纪之后才在马来亚官方史料中出现。从事体力劳动的华人琉琅女在马来亚工作,把钱寄给中国的家人;她们的经济生产所得未嫁前归原生家庭,出嫁后则归夫家。这是以华人女性尤其是客家女性为主的年代,琉琅女是女性经济独立的前驱者。
陈爱梅
关键词:马来亚客家研究经济大萧条
浅析马来西亚唐、番拿督公的史料和传说被引量:2
2018年
拿督公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最常见的地方神祇之一,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拿督公是属于马来神明。其实,马来西亚的拿督公涵盖多元族群,例如:番拿督,即马来拿督公;其他族群拿督公,包含暹罗拿督、锡克拿督和印度拿督等;唐拿督,即华人拿督。可惜的是,学界对华人拿督公的关注并不多。拿督公信仰透露出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的融合和张力。
陈爱梅
关键词:族群
西班牙流感在英属马来亚的传染与华人社会的应对
2024年
1918年西班牙流感席卷英属马来亚,虽然爆发时间短暂,但其影响广泛,社会各阶层均受其波及。根据既有研究,这场瘟疫所导致的死亡率为1%~1.25%,面对疫病冲击,当地华人社会如何自救?文章主要透过英殖民档案,当时的中英报章,以及当代的口述历史,建构被遗忘的马来亚疫情史,除了提出英殖民政府对疫情反应缓慢是造成疫情扩散的原因外,也重构马来亚,尤其是华人社会在疫情发生时期的互助精神。华人的应对分为两方面:物质层面上,中医慈善机构成立救济基金,为患者提供施医赠药服务;精神层面上,人们相信举办游神赛会能够驱散疫病之气,保境平安。
陈爱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