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彦波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高职
  • 4篇院校
  • 4篇高职院校
  • 3篇就业
  • 1篇新体
  • 1篇心理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人才
  • 1篇学生就业
  • 1篇以就业为导向
  • 1篇院校教育
  • 1篇社会培训
  • 1篇双元制
  • 1篇培养模式改革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教学
  • 1篇就业导向
  • 1篇就业为导向
  • 1篇就业指导
  • 1篇就业指导工作

机构

  • 8篇天津石油职业...

作者

  • 8篇丁彦波
  • 6篇杨丽
  • 2篇樊秀娟
  • 1篇韩玉凤
  • 1篇刘丽芹

传媒

  • 2篇石油教育
  • 2篇科教导刊(电...
  • 1篇湖北农机化
  • 1篇就业与保障
  • 1篇天津职业院校...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与学生就业关系研究
2018年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地位也就随之提高。本文是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与学生就业之间存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高职院校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也是社会的重要人才。高职院校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培养人才方向不一样,教学目的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其就业与普通高校相比优势在于就业的观念、态度与薪金的定位都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但是因为学历与知识的缺陷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丁彦波杨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体系构建探究
2020年
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工作面向不充分、运行机制不畅、培训师资能力不达标、实训基地不能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事业单位参与不深入等原因,造成高职院校培训工作进展困难。需要依托院校自身全日制学历教育体系,并统筹建设发展,建设并完善社会培训体系。
杨丽丁彦波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
借鉴德国经验创建我国高职教材新体系被引量:1
2009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迫切需要进行教材改革。分析国内高职教材开发现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教材改革、开发策略和措施。
丁彦波杨丽樊秀娟
关键词:高职双元制
技能训练要符合学生心理行为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讲练一体化教学是实现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指导与示范是促进技能形成的关键。符合学生技能训练心理行为特征的要求是:目的明确,方法正确,由易到难,速度适当,方式多样,及时反馈。运用学习迁移的原理,提高技能训练效果。
丁彦波韩玉凤刘丽芹樊秀娟
关键词:心理
机电设备PLC改造与安装调试控制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等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对于促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机电设备PLC改革过程以及安装调试控制的要点,为做好机电设备PLC改造和安装调试控制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丁彦波
关键词:机电设备PLC改造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被引量:1
2013年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部分学生就业认识不清,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与学院就业推荐契合度不高,就业服务体制机制不十分健全等诸多问题。高职学院要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端正学生就业认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加强校企就业沟通,完善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
丁彦波杨丽
关键词:就业指导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因此,在就业导向下开展了计算机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在吸引教育机构与高校签订合作合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并辅助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切实感受工作氛围,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杨丽丁彦波
关键词:就业导向计算机专业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3年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多。而高职院校教育为社会培育实用型人才,但在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此次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下,对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之后结合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目的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满足市场所需的大数据专业人才。
杨丽丁彦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