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利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青枯
  • 4篇桑树
  • 4篇青枯菌
  • 3篇致病
  • 3篇致病机制
  • 3篇劳尔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3篇病原菌鉴定
  • 2篇植物
  • 2篇青枯病
  • 2篇抗青枯病
  • 2篇枯病
  • 2篇RDNA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 1篇抗性
  • 1篇抗性机理
  • 1篇基因
  • 1篇防御酶

机构

  • 6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罗国庆
  • 6篇唐翠明
  • 6篇戴凡炜
  • 6篇王振江
  • 6篇何利
  • 5篇李磊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广东蚕业
  • 1篇THE 1S...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物抗青枯病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植物青枯病是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的常见病害,植物青枯病抗病机理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抗青枯病机制方面研究进展。
李磊罗国庆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何利何天文
关键词:青枯病抗性机理抗病基因
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
近年来,广西地区的桑树出现了一些新的枯萎症状,即发病初期叶片褐枯。本研究就此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桑树病株并进行分离,得到优势菌株42株,各菌株形态基本一致。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比对后发现所有菌株序列...
戴凡炜李磊唐翠明王振江何利罗国庆
关键词:桑树病原菌鉴定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桑树NBS类抗病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本研究基于前期获得的桑树转录组序列,选取桑树NBS类家族基因进行全长克隆。采用RACE技术结合RT-PCR方法分别克隆基因的3’、5’片段,成功获得了2个基因的全长序列。其中CL93基因全长2,109 bp,包含1,84...
何利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姚刘慧罗国庆
文献传递
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
近年来,广西地区的桑树出现了一些新的枯萎症状,即发病初期叶片褐枯。本研究就此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桑树病株并进行分离,得到优势菌株42株,各菌株形态基本一致。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比对后发现所有菌株序列...
戴凡炜李磊唐翠明王振江何利罗国庆
关键词:桑树病原菌鉴定RDNA致病机制
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对广西地区的桑树发病初期叶片褐枯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桑树病株并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得到优势菌株42株,各菌株形态基本一致。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比对后发现所有菌株序列均与劳尔氏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相似度达99%,生化型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为生化Ⅰ型。随机选择10个菌株进行致病力实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均具有致病性,部分菌株致病率达90%以上。其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青枯菌侵染桑苗过程,发现侵染后期桑根木质部导管内聚集大量菌体,堵塞整个导管。上述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桑树"褐枯"症状病害属于桑树青枯病,病原菌为劳尔氏青枯菌RS,其致病机制是通过在桑根木质部导管内大量定殖,堵塞导管阻止水分运输,最终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戴凡炜李磊唐翠明王振江何利罗国庆
关键词:桑树病原菌鉴定RDNA致病机制
防御酶与植物抗青枯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平衡,或由于参与酚类物质的氧化,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从而与植物抗青枯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何利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罗国庆李磊
关键词:青枯菌抗青枯病防御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