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树脂
  • 2篇环氧
  • 2篇环氧树脂
  • 2篇交联
  • 2篇交联结构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亚胺
  • 1篇热塑性
  • 1篇热塑性聚酰亚...
  • 1篇酰亚胺
  • 1篇微观形貌
  • 1篇细纤维
  • 1篇纤维
  • 1篇静电纺
  • 1篇静电纺丝
  • 1篇聚酰亚胺
  • 1篇交联密度

机构

  • 3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 1篇中航复合材料...

作者

  • 3篇刘巍
  • 2篇张天骄
  • 1篇张代军
  • 1篇包建文
  • 1篇李伟东
  • 1篇李晔
  • 1篇钟翔屿

传媒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复合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树脂交联结构特征对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选择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调节树脂单体配比,获得了不同固化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并与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合制备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不同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对其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官能团树脂含量升高,树脂基体的交联密度增大,树脂基体模量增大,其对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泊松比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强度随着树脂基体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树脂基体交联密度对单向复合材料层合板纵向压缩模量的影响不明显。
刘巍张天骄包建文张代军钟翔屿李伟东李晔
关键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交联密度泊松比
溶液静电纺丝制备热塑性聚酰亚胺超细纤维无纺布被引量:6
2018年
为实现热塑性聚酰亚胺(LPI)无纺布的宏量制备奠定基础,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平均直径范围为0.36~1.47μm的LPI超细纤维,系统探讨了纺丝液浓度、流速以及纺丝电压等工艺条件对LPI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从22%(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30%,LPI纤维的平均直径显著增大,同时直径分布逐渐变宽,并且在纺丝溶液浓度较低时,有纺锤状纤维存在,随着溶液浓度上升,纺锤状纤维消失,随浓度继续上升,纤维开始产生粘连。纺丝电压的改变对纤维的形貌和平均直径变化不显著;随着流速增加,纤维平均直径随之增大,当流速大于1.5mL/h时,开始出现纤维粘连,大于1.8mL/h时,出现纺锤状纤维。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在LPI浓度28%,电压15kV,流速1.2mL/h,温度30℃,接收距离25cm条件下,制备了平均直径为1.18μm的纤维。
陈俊张代军张天骄包建文钟翔屿张朋刘巍
关键词:聚酰亚胺静电纺丝超细纤维微观形貌
环氧树脂交联结构对固化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在环氧树脂E54中引入不同比例的三官能团间氨基苯酚环氧树脂S500M进行物理共混,采用DDS固化剂,制备不同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利用非等温DSC法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固化反应热绘制固化度与温度曲线,通过Kissinger和Crane方程计算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树脂交联密度的提高,固化反应的开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均发生前移,固化时间缩短,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但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基本不变。
张代军邢宇包建文钟翔屿刘巍
关键词:交联结构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