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显微组织
  • 2篇相变
  • 2篇马氏体
  • 2篇贝氏体
  • 1篇再结晶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相变规律
  • 1篇相变行为
  • 1篇连续冷却转变
  • 1篇连续冷却转变...
  • 1篇回火
  • 1篇回火温度
  • 1篇海洋平台
  • 1篇海洋用钢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复相
  • 1篇奥氏体
  • 1篇板条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新余钢铁集团...
  • 1篇鞍钢集团矿业...

作者

  • 4篇刘智军
  • 2篇秦帅
  • 2篇宋仁伯
  • 1篇熊文名

传媒

  • 1篇江西冶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回火温度对贝氏体/马氏体复相海洋用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组织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控轧控冷获得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海洋用钢,其中贝氏体体积分数约占3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先上升后又略有下降,在600℃达到最大值,为983 MPa,抗拉强度明显下降,延伸率先降低后升高,在600℃回火温度达到最大值为19.6%,之后又开始降低,冲击功在400℃和600℃出现明显回火脆性;在550℃回火温度试验钢取得最佳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 050MPa和981 MPa,延伸率为16.6%,-40℃低温冲击功为19.9 J。分析认为,回火过程中马氏体板条断裂消失,贝氏体相互合并形成准多边形铁素体,析出物逐渐回溶和重新析出,造成力学性能的变化差异。
熊文名秦帅宋仁伯刘智军
关键词:海洋用钢回火温度显微组织
E690海洋工程用钢的相变规律与再结晶行为研究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试制了E690海洋工程用钢,对其高温变形后的相变规律和再结晶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后期热轧时控轧控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成分体系下,在1000℃施加60%的工程应变后,试验钢在0.10℃/s冷速下都有贝氏...
刘智军宋仁伯秦帅
关键词:相变再结晶
文献传递
E690级海洋工程用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及其相变行为
本文通过热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试验钢的静态CCT曲线,用SEM观察分析了不同冷速下的显微组织.建立了相变点-冷却速度的数学方程,并回归计算得到了拟合度较高的相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的临界相变点为AC1=73...
刘智军宋仁伯熊文名魏晨高峰
关键词:显微组织
Nb和V/Ti微合金化E690级海洋平台用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本文分别研究了Nb微合金化和V/Ti微合金化对E690级海洋平台用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试验钢种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组织方面,Nb元素对奥氏体晶粒的细化作用高于V/Ti...
刘智军宋仁伯秦帅熊文名
关键词:板条贝氏体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