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怡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1篇药用
  • 1篇疏肝
  • 1篇脾胃
  • 1篇主治
  • 1篇主治功效
  • 1篇类药
  • 1篇类药物
  • 1篇健脾
  • 1篇健脾胃
  • 1篇纲目
  • 1篇阿胶
  • 1篇本草
  • 1篇本草纲目
  • 1篇《本草纲目》
  • 1篇补益
  • 1篇成药

机构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刘雪怡
  • 2篇步瑞兰
  • 1篇耿尊恩

传媒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胶药用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3
2016年
在农耕生活文化背景下,取象比类是主要思维方式,物有其象则感应而得其用。胶作为黏合剂,自身坚凝且能固着粘物,熬制溶化后又涎滑流利,阿胶亦有此性。因其坚固胶着而能坚筋骨养肝气、养胎安胎安神,治疗五劳七伤六极及摔打导致的脏腑形体松散脆弱、气血崩散,因其固敛而治疗崩、带、吐、衄、便血及二便滑脱之证。因其涎滑流利,故又用以养窍,通利大小便,下燥胎,使胎滑易产。后世专用阿胶,尚阿井水煮黑驴皮而贵其补益之功,从养肝气、轻身益气着意于养阴,由止血变为补血,甚或于胶中加入补益之药,使其可滑可着、可通可敛的作用幽隐不显。从胶到阿胶、从牛皮到黑驴皮的转变,从固敛滑通到补益的偏倚,即是阿胶药用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耿尊恩刘雪怡步瑞兰
关键词:阿胶补益
麴糵的药物理论与应用
2017年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物有其象则类比而得其用。麴类的酿造有湿热熏蒸、生霉腐烂、发酵熟透成麴的过程;以麴酿酒、酿醋的制作则有汤沸麴发、消化米谷、熟透成糟粕与精液的过程;酿酱、酿豉、酿菹无不以麴作魂,腐而生香;以糵造饧则萌芽而消化谷物为甘汁。中医学的人体结构理论源自解剖,对生命现象脏腑功能的解读则是取象比类式的聆听与意会。麴糵类酿造过程,类比于人身,则五谷水液进入人体后产生气血津液和糟粕,脾胃承担了腐熟水谷的功能,故麴糵能健脾胃,助消化。糵为五谷芽,其升发之象与肝及春天相应,故能升发疏肝。糵可酿醴、酿酱、作饧,可使五谷、鱼肉软化,麴酿产气,使块垒疏松成孔洞且腐熟液化,故均可化坚积。浸麴汤沸,酝酿生热,故麴性热。
刘雪怡步瑞兰
关键词:健脾胃疏肝
《本草纲目》造酿类药物研究
本文以《本草纲目》谷部造酿类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方法对造酿类下29味药物进行了研究,以梳理清楚造酿类药物的名称、起源与制作方法、以及功效的形成。由于造酿类药物是从饮食之物发展而来,并非天然可得,故在引用本草书籍、综...
刘雪怡
关键词:《本草纲目》主治功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