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洲
-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唐代山南道橘官研究
- 2017年
- 文章探究了唐代山南道橘官的历史沿革、职管,分析了唐代山南道设置橘官的原因和条件,认为山南道盛产橘类,橘类食用、待客、药用价值高,山南道有产橘类的优良传统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但宋代以后山南道橘官、橘类生产渐趋没落。通过对唐代山南道橘官的研究,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唐代山南道橘官、橘贡的基本情况,也能从中窥探历代橘官和橘贡的情况。
- 吴家洲赵靖君
- 关键词:唐代
-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建筑与森林变迁被引量:2
- 2018年
- 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的宫室建筑超过18处,基本上集中在洛阳城及周边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地带。依据《营造法式》,以明堂作为参考,计算出明堂柱、椽及其他构件大木作的耗材量约为2 621立方米,需砍伐森林约1.05平方千米,进而合理推测唐代洛阳地区新营建宫室的总耗材量约为30 102.5立方米,即约需要砍伐12平方千米的森林。而宫室建筑需要经常修缮,自身也极易遭受人为或自然的火灾,重建、修缮消耗的材木也是数量巨大。且宫室建筑的材木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对森林的二次伤害更是难以估算。唐代洛阳地区宫室的营建直接造成了该地区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下降。
- 吴家洲
- 关键词:唐代
- 历史时期地震、旱灾对洛水流量的影响
- 2017年
- 地震会引起山崩、地裂等,阻塞河道、泉水或改变水流方向,造成洛水暂时性地断流、阻塞等;旱灾特别是重大旱灾,会造成洛水流量短时间内大幅度地减少,甚至干涸;但是地震、旱灾对洛水流量的影响是短期性的、有限的,地震、旱灾过后,洛水依然安流。大地震、大旱灾会造成溃坝、缺水等严重问题,最终极大地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我们要重视地震、旱灾对洛水流量的影响,从历史时期地震、旱灾对洛水流量的影响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防范于未然。
- 吴家洲赵靖君
- 关键词:地震旱灾
- 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汉魏时期是洛阳湖沼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该时期洛阳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湖沼共有55个,湖沼数量多,面积大,多为人工开凿,缘渠分布,注意与寺庙、园林相结合。湖沼功能多样,既可供水给城市,又可灌溉农业;既可漕运,又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可以旅游观光。对汉魏时期洛阳地区湖沼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汉魏时期洛阳的城市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湖沼资源。
- 吴家洲刘锡涛
- 关键词:汉魏时期
- 唐代福建制瓷业考察被引量:1
- 2017年
- 唐代福建瓷窑主要集中在建州和泉州地区,分布广泛而集中,以烧制青瓷为主,器形多样、规模不小。唐代福建拥有制瓷的优越水源、林木条件,且瓷土条件良好、制瓷技术较先进,随着唐中后期福建人口的增长、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饮茶、饮酒瓷器需求的刺激,唐代福建制瓷业不断向前发展。唐代福建瓷窑生产的瓷器大部分内销,剩下的运到泉州港、福州港外销到世界各地。
- 吴家洲
- 关键词:唐代制瓷业瓷窑
- 宋代和平镇考
- 2017年
- 宋代和平镇即今浙江长兴县和平镇,宋以前和平镇所在地域曾用过四个名称:石城、和平乡、嘉瑞乡、和平镇。由于其优越的水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平镇在北宋时置监镇,开始逐渐发展;南宋时设税务和犒赏酒库,开始走向繁荣,在绍兴、乾道年间发展到极盛。但是随着和平镇自身优势条件的弱化,最终导致该镇和税场被废除。和平镇的兴衰告诉我们,乡镇尤其是山区乡镇要获得较快的发展一定要把交通、资源和政府等因素有机结合。
- 吴家洲
- 关键词:宋代物产资源
- 福建省大田县、漳平县始置时间新考
- 2017年
- 大田县和漳平县毗连,且都始置于明朝,两县的始置时间均存在多种说法,文献记载莫衷一是。从史料的权威性可信度、置县流程及相关资料的记载侧面论证等方式进行考证,大田县始置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说法不可信,确定其始置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漳平县始置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的说法不可信,确定其始置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
- 吴家洲
- 唐代山东地区手工业发展与森林变迁被引量:3
- 2017年
- 唐代山东地区的矿冶业、制瓷业、煮盐业、造船业等手工业部门都十分发达,森林为这些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但这些部门的发展却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小。通过分析唐代这些手工业部分的分布情况,结合历史文献描述、考古发掘资料及现代研究成果,并经过严格的定量分析,估算出各个手工业部门发展消耗的森林面积,更直观地反映手工业发展对森林的破坏程度。指出手工业发展程度和森林面积成反比关系,在唐代时人还没有太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情况下,手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以牺牲森林为代价的。
- 吴家洲
- 关键词:唐代手工业
- 简析唐代河南道的湖沼被引量:2
- 2017年
- 河南道的地形极其有利于湖沼的形成,唐代是河南道湖沼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唐代河南道的湖沼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集中在汴河以南的淮河上中游、豫西山麓冲积扇与东部平原交界带及黄河沿岸、沿海地带和豫东、鲁西南地区。唐代河南道的湖沼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灌溉、航运、旅游休闲等功能,还可以调节水流、提供城市用水、用于军事目的。但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唐代河南道湖沼的数量明显下降,淤浅趋势更加明显,主要是人为的毁湖造田、战争破坏和泥沙淤积造成的。而发展到现代,河南道的湖沼大多已消失不见,新生的湖沼更面临着面积缩小、水质恶化等危险,急需采取合理围垦滩地、严控污染源、明确湖沼功能定位、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来解决。
- 吴家洲赵靖君
- 关键词:唐代
- 洛水流量的历史变迁
- 2017年
- 历史上洛水曾是可以行船的大河,水量丰富。随着时间推移,洛水流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隋以后趋势更加明显。促成这样的变化和气候、地震、旱灾等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洛水流域周边森林的破坏。各朝代对森林的砍伐不断加剧,使得洛水流域水土流失逐渐严重,河流流量加速减少,最终影响下游河道通航。
- 吴家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