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超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云南农垦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坚果
  • 33篇澳洲坚果
  • 7篇种质
  • 6篇种质资源
  • 5篇果实
  • 3篇花粉
  • 3篇果实品质
  • 3篇SNP
  • 2篇引种
  • 2篇引种表现
  • 2篇杂交
  • 2篇砧木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授粉
  • 2篇青皮
  • 2篇全基因组
  • 2篇种子
  • 2篇资源化

机构

  • 33篇云南省热带作...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西双版纳云垦...

作者

  • 33篇吴超
  • 23篇贺熙勇
  • 22篇马静
  • 21篇宫丽丹
  • 17篇陶亮
  • 9篇岳海
  • 5篇陶丽
  • 4篇柳觐
  • 3篇倪书邦
  • 3篇陈丽兰
  • 3篇孔广红
  • 2篇郭刚军
  • 1篇余文才
  • 1篇蔡元保
  • 1篇杨祥燕
  • 1篇张海文
  • 1篇唐莹莹
  • 1篇李玉宏
  • 1篇龙青姨
  • 1篇曾黎明

传媒

  • 9篇热带农业科技
  • 2篇果树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农业研究与应...

年份

  • 6篇2025
  • 6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洲坚果杂交F1代的SSR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以澳洲坚果优良种质A4(Hidden Valley A4)作为父本,D4(Renown)为母本,杂交得到110株F1代。通过正交设计建立澳洲坚果的SSR反应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分子鉴定。实验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为:2.0μL 10×Buffer,2.5 mmol/L Mg^2+,0.25 mmol/L dNTPs,2.0 U Taq聚合酶,0.5μmoL/L primer,DNA模板20 ng。利用文献中公开的31对SSR引物,从中筛选出在亲本间具有特异性位点且稳定的2对引物用于杂种鉴定。2对引物一共可以从110株A4×D4的杂交后代中鉴定出103株真杂种,鉴定效率为93.6%。其中引物MinuS0007可以鉴定出52株真杂交种,引物MinuS0016鉴定出100株真杂种。31对SSR引物中未发现纯合显性标记。该研究可为澳洲坚果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澳洲坚果杂交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志强吴超陶丽陶亮宫丽丹耿建建贺熙勇
关键词:澳洲坚果SSR
一种澳洲坚果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育种和种质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利用20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并筛选核心SNP标记。基于核心SNP标记构建了上述澳洲坚果种质...
李志强耿建建马静吴超
澳洲坚果光合-光响应曲线模型拟合比较
2023年
为深入研究澳洲坚果的光合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筛选出澳洲坚果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以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对不同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分析拟合效果。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与实测值最为接近,且决定系数(R^(2))在6个品种的拟合中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最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作为澳洲坚果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由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6个澳洲坚果品种AQE在0.03~0.05,LSP在1092.83~1522.572μmol·m^(-2)·s^(-1),LCP在14.39~34.97μmol·m^(-2)·s^(-1),P_(nmax)在4.41~8.91μmol·m^(-2)·s^(-1)。其中,品种HAES904具有较强的光能适应能力。
马静吴超吴超耿建建贺熙勇宫丽丹
关键词:澳洲坚果光响应曲线
澳洲坚果‘O.C’果实发育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2024年
为探究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变化规律,以6 a生‘O.C’为试材,于盛花期挑选状态基本一致的花序进行标记,跟踪测定果实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内果皮颜色、单壳果干质量、单果仁干质量、出籽率、出仁率、一级果仁率、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脂肪酸含量,对内果皮颜色及果实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澳洲坚果果实横纵径、单果质量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呈“快速—缓慢—稳定”的“S”形曲线,果形指数呈近似“L”形。(2)花后105~195 d,内果皮颜色L^(*)值逐渐降低,a^(*)/b^(*)逐渐上升;壳果横纵径差异不显著;单壳果干质量、单果仁干质量、出仁率、一级果仁率、粗脂肪及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至稳定;出籽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升高—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的果仁中均检测出12种主要的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相关性分析表明,39对性状呈极显著水平,16对性状呈显著水平,大多数品质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内果皮颜色与品质指标关系密切。(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发育时期综合得分(Dn)的变化范围为-1.565~0.727,花后175 d的果实排名第一。结果表明,花后175 d为澳洲坚果‘O.C’的最佳采收时期,内果皮颜色的L^(*)值在35.73以下、a^(*)/b^(*)在1.48以上可作为该品种集中采收期确定的重要参考指标,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O.C’丰产栽培及适时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静宫丽丹岳海李志强吴超陈宇春宁娅郭刚军贺熙勇
关键词:澳洲坚果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一种澳洲坚果壳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澳洲坚果壳生物炭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选取的废弃澳洲坚果壳风干一周后,置于烘箱中65℃烘干至恒重;S2:选取适量烘干的澳洲坚果壳填满石英舟,并放入管式炉,在缺氧环...
耿建建贺熙勇陶亮李志强岳海宫丽丹吴超马静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的差异,为选育高光效的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3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材,用LI-6400XT光合仪控制环境条件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澳洲坚果资源光合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各个参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Gs变异系数最大(30.85%),Ci的变异系数最小(8.99%)。Gs的重复力最高(84.52%),Ci的重复力最低(77.11%)。Pn与Gs、Ci、T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3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作用总体能力最高的是HAES660、HAES918和广11,HAES900、HAES246和D光合能力较低。【结论】HAES660、HAES918和广11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宫丽丹马静贺熙勇柳觐吴超倪书邦
关键词: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光合特性
喷施乙烯利对‘HAES900’澳洲坚果果实脱落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为解决澳洲坚果采收难和采收成本高的关键问题,以‘HAES900’澳洲坚果成龄结果树为材料,在采收期分别喷施低浓度梯度(0.40、0.65、0.90 g/L)和高浓度梯度(0.80、1.30、1.80 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率、果柄附着力和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乙烯利对果实脱落有促进作用,但落果率达不到生产要求;喷施1.80 g/L的乙烯利溶液2周和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8.75%和100.00%,可满足生产要求;喷施浓度为0.80、1.30和1.80 g/L的乙烯利会使果柄附着力显著降低,且果柄附着力与落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柄附着力可作为判断澳洲坚果适宜采收期的指标之一。采用本方法采收对壳果含水量、单壳果重、壳果平均横径、单果仁重、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等品质参数无显著影响,且可缩短澳洲坚果采收周期,降低采收成本。
柳觐陈丽兰倪书邦孔广红马静李玉宏吴超贺熙勇
关键词:澳洲坚果乙烯利果实脱落果实品质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以85份澳洲坚果种质为试材,利用22对高多态性SSR引物对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以期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收集和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变幅为6~18个,平均每对引物12.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87~8.794个,平均5.087个;Shannon指数为1.020~2.327,平均1.854;Nei’s指数为0.497~0.886,平均0.779;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61~0.87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从美国引进、国内实生选种及杂交育种途径获得的3个种质群体,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种质资源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和Nei’s指数均更高,遗传多样性最丰富。2)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质未发现明显的划分规律,种质间的遗传差异较小。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6时,ΔK值最大,即该研究中的85份种质可划分为6个类群,每个类群分别包含12、19、10、17、9、18份种质,其中34份(40%)供试种质遗传背景较为复杂。
李志强吴超耿建建马静宫丽丹
关键词:澳洲坚果SSR毛细管电泳
60Co-γ射线对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拓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创新澳洲坚果育种方法。【方法】采用剂量率为10Gy/h的60Co-γ射线对4个澳洲坚果主栽品种的萌动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梯度为10、25、40、55、70、85、100、115和130Gy。【结果】60Co-γ射线辐照对澳洲坚果萌动种子的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辐照剂量越高,萌动种子的发芽时间越晚、发芽速率越慢、发芽率越低;品种间对60Co-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云澳51最耐受,而云澳58最敏感,云澳57、云澳51、云澳41、云澳58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62.22、81.81、81.14、57.55Gy。【结论】绝大部分诱变苗均出现了植株矮化和茎干增粗,尤其是分叉增多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粒萌动种子出现双根、或出现双茎、甚至同时出现双根和双茎,部分诱变苗表现为须根减少或主根变短须根增多。
柳觐倪书邦孔广红吴超贺熙勇
关键词:澳洲坚果萌动种子诱变效应
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果做种,充分浸泡,暴晒烘烤,将种子在太阳光下暴晒处理或送入烘箱进行烘烤处理,观察澳洲坚果的开裂情况,漂洗消毒,催芽播种,之后将种子取出播种于育苗苗床上,观察...
陶亮龙青姨贺熙勇马静吴超耿建建李志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