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雪
作品数:
2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谢劲秋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1篇
译作
1篇
语境
1篇
莎士比亚
1篇
裘德
1篇
裂变
1篇
民国
1篇
民国时期
1篇
镜像阶段
1篇
狂欢
1篇
狂欢节
1篇
巴赫金
1篇
巴赫金对话理...
1篇
悲剧
机构
2篇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谢劲秋
2篇
宋雪
传媒
1篇
沈阳农业大学...
1篇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俄狄普斯之旅——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裘德的悲剧
被引量:1
2006年
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对《无名的裘德》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认为裘德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特殊的理想自我预示了他的孤独、迷失及对现存自我的摒弃;他幼年时所遭受原始的缺失注定其爱情是一场徒劳的追寻;三对并存的自我倾向的矛盾性导致了他的分裂与死亡。
宋雪
谢劲秋
关键词:
镜像阶段
裂变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莎士比亚译作在民国时期的传播
被引量:4
2006年
莎士比亚作品译本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出发,从民国文化转型时期文化界产生的三大趋势探讨莎士比亚作品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认为此现象是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传统下层文化地位大幅度提升及革命文学蓬勃发展三大趋势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巴赫金对话理论探讨莎士比亚作品译本的接受状况有利于人们对其进行历史与整体的把握。
宋雪
谢劲秋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狂欢节
语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