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澄 作品数:7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庆市部分城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城市地区老年跌倒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在重庆市中心城区选择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跌倒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共计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806人,平均年龄(73.07±6.59)岁,男性与女性分别占43.18%与56.82%。过去1年内共64人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7.94%,多次跌倒发生率为1.74%。56.92%的跌倒发生在室内,43.08%跌倒发生在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助行器情况(OR=2.334,95%CI:1.131~4.818)、患骨质疏松情况(OR=2.877,95%CI:1.628~5.082)、患颈椎病情况(OR=1.965,95%CI:1.047~3.688)、患前庭功能障碍或耳聋情况(OR=3.427,95%CI:1.232~9.529)是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使用助行器情况(OR=4.929,95%CI:1.557~15.598)、患颈椎病情况(OR=3.579,95%CI:1.327~9.654)、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服用情况(OR=3.659,95%CI:1.453~9.212)是城区男性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患骨质疏松情况(OR=2.622,95%CI:1.287~5.340)、患骨质增生情况(OR=2.183,95%CI:1.007~4.734)是城区女性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65岁及以上城区居民跌倒发生率较低,使用助行器、患骨质疏松、患颈椎病、患前庭功能障碍或耳聋等慢性病是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丁贤彬 杨弦弦 刘勇言 高旸 廖晓澄关键词:城市 老年人 跌倒 发生率 重庆市南岸区居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0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选取重庆市南岸区30-8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共有937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83人,女性454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5.19%;性别、文化程度、年龄、中心性肥胖情况、血压情况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女性、高学历、高龄、高血压是南岸区30-80岁常住居民骨质疏松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应对女性、高学历、高龄、高血压居民进行早期干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李高婷 钟韵 张楠 廖晓澄 杨洁 孙巧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 2011-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了解重庆市南岸区2011-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系统”2011-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个案。采用Death Reg 200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寿命损失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率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南岸区2011-2015年累计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6 750例,标化死亡率为134.14/10万。肺癌死亡率为66.51/10万,构成比36.04%,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其次为肝癌(死亡率为30.84/10万,构成比为16.71%)、结肠、直肠和肛门癌(死亡率为15.39/10万,构成比为8.34%)、食管癌(死亡率为11.15/10万,构成比为6.04%)和胃癌(死亡率为10.20/10万,构成比为5.53%)。2011-2015年恶性肿瘤是导致AYLL最多的疾病(10.57~13.29)年。2011-2015年,南岸区居民恶性肿瘤PYLLR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及结肠、直肠和肛门癌。肺癌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结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南岸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肿瘤防治是南岸区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陶杨 叶瑶 廖晓澄关键词: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方法:统计、随访2016年新报告的肺癌患者,随访信息网络直报到重庆市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分析2016年南岸区肺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肺癌发病率、死亡率。结果:2016年南岸区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782例,死亡578例。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11.091,P<0.001;χ~2=9.784,P=0.002)。40岁前肺癌发病率较低,40岁后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均以≥80岁最高;除10~<20岁,其余年龄段男性肺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50岁前肺癌死亡率较低,50岁后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50岁后男性肺癌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2016年重庆市南岸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肺癌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需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李高婷 钟韵 张楠 廖晓澄 杨洁关键词: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重庆市南岸区30~80岁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南岸区30~80岁居民中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南岸区3个街道招募30~8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骨质疏... 李高婷 钟韵 张楠 廖晓澄 杨洁 孙巧关键词:骨质疏松 患病率 2012—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南岸区居民死因及减寿情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死因资料来源于2012-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常住居民病伤死因监测资料。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进行标化,使用死因专用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和SPSS 13.0软件对2012-2015南岸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PYLL)、寿命损失率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结果南岸区2012-2015年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6 296例,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34.3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6.30/10万。男性死亡9 36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03.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3.51/10万,女性死亡6 934例,年平均死亡率462.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8.12/10万,男女死亡病例比为1.35∶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1,P<0.01),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06.92/10万,构成比38.73%);肿瘤(死亡率176.16/10万,构成比32.97%);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74.82/10万,构成比14.00%);损伤和中毒(死亡率22.49/10万,构成比4.21%);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14.46/10万,构成比2.71%),占全死因的92.62%。0~岁组首位死因为围生期疾病,5~岁组首位死因为损伤和中毒,15~岁组、45~岁组首位死因为肿瘤,≥65岁组首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对南岸区居民寿命损失影响最大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减寿率23.86%)、循环系统疾病(减寿率12.70%)、损伤和中毒(减寿率5.20%)、呼吸系统疾病(减寿率3.44%)、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1.75%)。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南岸区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 陶杨 方勇 廖晓澄关键词:标化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减寿率 重庆市南岸区高血压流行与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岸区居民的高血压流行与管理现状,为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SPSS 23.0统计分析南岸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结果:共调查1805人,平均年龄(46.83±17.56)岁;高血压患病率为21.22%;标化患病率为13.82%。文化程度越低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分别为55.35%、85.85%、81.60%、72.83%、33.16%。城市居民的知晓率、控制率高于农村居民,规范管理率低于农村居民,自认健康状况越差的居民知晓率、控制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南岸区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健康管理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钟韵 黄治兰 张楠 廖晓澄 朱建军 李高婷 杨洁关键词:高血压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