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辉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谐振
  • 3篇次同步谐振
  • 2篇阻尼控制
  • 2篇励磁
  • 2篇附加励磁阻尼...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力系统稳定
  • 1篇电力系统稳定...
  • 1篇电网
  • 1篇电压
  • 1篇电压调节
  • 1篇调节器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规划
  • 1篇抑制方法
  • 1篇暂态
  • 1篇暂态稳定
  • 1篇振荡
  • 1篇输电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方联合电力...
  • 1篇四方电气(集...
  • 1篇贵州电网有限...

作者

  • 4篇张东辉
  • 3篇刘世宇
  • 3篇谢小荣
  • 1篇郭锡玖
  • 1篇李英伟
  • 1篇张树卿
  • 1篇杨庭志
  • 1篇张涛

传媒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内蒙古上都电厂由于采用固定串补面临次同步谐振(SSR)威胁,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拟实施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SEDC属于励磁系统的附加控制,其控制输出与励磁系统常规控制输出叠加,在励磁电压上形成次同步频率分量,进而产生次同步频率阻尼电磁转矩以抑制SSR。分析并避免SEDC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是SEDC方案工程实施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SEDC限幅及增益,系统稳态、暂态下,SEDC均不会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刘世宇谢小荣张东辉郭锡玖李英伟张涛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附加励磁阻尼控制自动电压调节器电力系统稳定器强励
送端电网新能源规划中的场景化稳定问题分析与校核
2024年
新能源替代促使送端电力系统的稳定形态和机理发生转变。然而电源规划方案的校核仍基于常规电网暂态稳定仿真,不能涵盖和适用于新的稳定问题,若采用电磁暂态仿真校核,工作量巨大而难以实现。对此,本文归纳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稳定问题形态和新能源规划新稳定问题的三个场景,分析制约新能源送出稳定问题的机理,提出高效可行的稳定风险评估指标和规划方案校核方法。最后,基于仿真验证了三个场景下本文所提规划方案稳定性校核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何向刚张树卿马蕊张童童张东辉
关键词:新能源规划
多模式次同步谐振的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被引量:17
2008年
中国内蒙古上都、托克托电厂输电工程由于采用较高补偿度的固定串联补偿装置,导致出现了次同步谐振(SSR),并且表现出多个模式同时失稳的特点,威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该文以上都串补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上都电厂多模式SSR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ASA)对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SEDC)进行优化设计。特征值分析与PSCAD/EM 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多模式SSR,并对电网参数及运行方式变化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刘世宇谢小荣张东辉
关键词: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
串补输电系统中次同步谐振的模态阻尼推导被引量:19
2008年
串补输电系统中次同步谐振的模态阻尼分析主要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根分析方法,但都需要复杂建模,且只能从大量计算结果中得到次同步谐振发生的规律,不能给出直观的机理解释。文中在系统等效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情况下,推导出多模式次同步谐振各扭振模式阻尼的显式表达式。经验证,可以较精确地近似特征根分析的结果。该表达式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和系统参数对次同步谐振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上可用于快速、方便地分析各种运行条件下次同步谐振的风险及其严重程度。
张东辉谢小荣刘世宇杨庭志
关键词:串补输电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