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函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数控
  • 3篇数控加工
  • 3篇五轴数控
  • 3篇五轴数控加工
  • 2篇插补
  • 1篇刀具
  • 1篇刀轴
  • 1篇旋转轴
  • 1篇优化算法
  • 1篇圆弧
  • 1篇圆锥
  • 1篇运动控制
  • 1篇直纹面
  • 1篇智能体
  • 1篇软件体系结构
  • 1篇失衡
  • 1篇数控系统
  • 1篇体系结构
  • 1篇通信
  • 1篇通信机制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6篇张函
  • 5篇耿聪
  • 3篇于东
  • 2篇郑飂默
  • 2篇王峰
  • 2篇郭锐锋
  • 1篇冯金金
  • 1篇张晓辉
  • 1篇杨磊

传媒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五轴联动刀轴矢量平滑插补算法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现有刀具姿态控制方法不能保证加工中刀轴矢量平滑变化,造成旋转轴速度、加速度的不连续以及加工精度低、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在分析刀轴矢量变化与旋转轴速度、加速度平滑性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保证加工中旋转轴速度、加速度连续的刀轴矢量平滑插补算法。该算法先依据给定首末刀轴矢量建立局部旋转坐标系;在已建立的局部旋转坐标系中采用倾斜角和射影角来表示刀具姿态曲线;依据刀具姿态曲线的二阶连续性对倾斜角和射影角表达式进行求解。算法仿真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保证加工中刀具姿态曲线经过程序给定刀轴矢量,在产生较小刀具姿态误差的同时,保证加工中旋转轴速度、加速度连续。
耿聪于东张函
关键词:五轴数控加工
五轴端铣3D刀补中运动突变的处理被引量:5
2013年
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执行端铣3D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当刀轴矢量与曲面法矢量非常接近时,相邻插补点处的半径补偿矢量会出现转角过大的现象,从而引起机床直线轴的速度突变。在建立切触点到刀心点再到机床轴的传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半径补偿矢量存在奇异解并引起机床轴运动突变的原因。以平底刀为例给出相应的控制算法。通过旋转优化奇异区域内各插补点处半径补偿矢量的位置,消除相邻半径补偿矢量反向的极限现象;通过插值进一步降低速度突变程度,使各轴速度都降至最大允许值以内。与直接使用相邻插补周期的半径补偿矢量进行赋值的方法相比,该算法通用性更高,对突变的处理效果更好。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王峰林浒郑飂默冯金金杨磊张函
关键词:五轴加工奇异点运动控制
基于圆锥直纹面刀具姿态控制的曲线插补算法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参数曲线与圆锥直纹面相结合类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圆锥直纹面刀具姿态控制的曲线插补算法。在该算法中,根据给定圆锥直纹面信息确定圆锥直纹面刀具姿态曲线,实现对刀具姿态的控制;建立虚拟圆弧,将参数曲线与圆锥直纹面刀具姿态曲线间的重参数化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求解向量夹角问题,从而避免产生多重拟合误差。此外,给出了适用于该插补算法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格式。实例验证及分析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控制加工中刀具姿态始终在所要求的圆锥直纹面上,并且可在缩短代码段数目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运算量和加工误差。
耿聪于东张晓辉张函
关键词:曲线插补五轴数控加工
适用于自由曲面高速高精加工的旋转轴位置优化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自由曲面加工中机床旋转轴角度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姿态误差较大和旋转轴频繁加减速问题,在分析刀具姿态误差与旋转轴转动幅度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自由曲面高速高精加工的旋转轴位置优化算法。在根据旋转轴转动幅度条件确定初始修正区域后,采用递归扩充原则确定待修正区域,并在保证工件坐标系下刀具切触点坐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等幅旋转法则对各待修正区域的旋转轴坐标值进行优化。仿真和实际加工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对加工中旋转轴角度进行修正,避免大幅旋转轴转动,减少加工中的刀具姿态误差,在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
耿聪于东郑飂默张函
关键词:旋转轴自由曲面五轴数控加工
MAS不良通信检测方法
2015年
Multi-agent System(MAS)中agent间通信状态的平衡与否是影响系统整体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MAS的实际通信过程中,由系统不良通信结构引起的通信失衡状态广泛存在.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MAS内部行为特征的仿人类社会群体性,引入压迫行为模式的分类方法来检测和消除MAS中的不良通信结构和通信失衡状态,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MAS的拟人类社会特征以及压迫行为与通信失衡现象间的本质相似性,然后提出了基于压迫行为模式的通信状态度量方法和agent角色划分机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系统的整体压迫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在Crisis-MAS实验平台上对提出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的定位引起通信失衡状态的不良通信结构,并通过消除系统中的压迫行为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张函郭锐锋耿聪
基于MAS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文章详细分析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征,指出了传统系统构建方法在满足数控系统智能化需求上的不足。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MAS)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并以两个典型智能体为例,论述了系统中各智能体的功能结构和设计方法,最后对系统中各智能体间的通信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引入多智能体技术,为构建开放式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对深入研究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函郭锐锋耿聪王峰
关键词:数控系统开放式系统多智能体通信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